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23 10:43:28 | 來源: 環球時報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中文課程諮詢日前結束。用於這個諮詢文件課程理念部分提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在香港社會引發一些爭議。與現在香港社會的許多議題一樣,有人將問題政治化,掀起風浪。針對一些猜測,教育局署理局長楊潤雄澄清説,香港教育以繁體字為主,所謂強推簡體字,是無根據的謠傳。
顯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香港教育局是建議而非“強推”學生應該有認讀簡體字的能力。至於如何做到這一點,一些教師和家長認為諮詢缺乏可操作性,這樣的建議值得教育局聽取,即作為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門,不僅要提出做什麼,也要提出怎麼做。
但現在有人反對讓香港的學生認讀簡體字,卻完全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出於一種陰暗的心理:因為內地使用簡體字,如果香港的學生也認讀簡體字,就是在香港推行內地化,就是要取消繁體字。更有甚者認為,這是特區政府在執行北京的旨意。
以筆者在香港生活近30年的觀察和體驗,簡體字和普通話一樣,在香港逐漸越來越多地被使用,特別是在回歸之後。這並非政府的大力推動,而是實際需要使然。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香港市道冷清、經濟下行,香港特區政府希望中央政府開放更多內地民眾到香港旅遊。大批內地遊客的到來,使得香港服務行業自發開始學習普通話,在商店使用簡體字指引和廣告。道理非常簡單,對於來自非粵語地區的內地遊客,對於熟悉簡體字的內地遊客,這樣做可以幫助他們更順利方便地旅遊和購物。
其實,回歸之後,香港的許多公共設施都使用繁體字和簡體字兩種字體並列指引,例如搭乘人數最多的港鐵(包括地鐵、鐵道和輕軌),使用的指引都使用繁體字、簡體字和英語。
漢字的歷史就是不斷簡化的歷史。現在中國內地超過13億人口都使用簡體字,僅就與內地交流這一實際需要出發,讓香港的學生認讀簡體字就有其必要,這歸根結底對於學生們長大成人之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好處。
其實對於從小學習和使用繁體字的香港和台灣學生來説,認讀簡體字難度並不大。有香港學者將朱自清的《背影》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以簡體字印出給中學生閱讀,以測試他們的簡體字能力,結果學生們認讀不出的簡體字只有5%左右。
不久前一則新聞在香港引起熱議。香港某大學一些本地學生譏笑內地同學不懂繁體字,結果一個來自內地的學生以繁體字書法以文言文反駁,貼在學校的學生園地墻上。結果這些本地同學啞然,因為他們自己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著名古典文學學者葉嘉瑩早就提出現在的學生應該識繁寫簡。其實在香港和台灣社會上部分使用簡體字的情況很常見,因為簡體字筆畫少,好寫。從兩岸三地的交流角度而言,內地學生認讀繁體字和港澳臺的學生認讀簡體字,都有必要,完全無需大驚小怪。事實上,少數人反對,也無法改變大多數香港人認讀簡體字的趨勢。(作者何亮亮是鳳凰衛視評論員)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