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智庫怎麼看中國經濟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2-05 10:12:29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對於近來針對中國經濟放緩引發的種種憂慮,華盛頓多位知名中國經濟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將按照既定步伐穩步發展,雖然增速放緩,但仍然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困境中貢獻巨大。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揚·濟林斯基説,近來一些西方主流媒體紛紛拿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為25年來最低值的數據做文章,這種論調是對中國經濟放緩的不當反應,它沒能傳遞出中國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將經濟增速保持在7%左右這一目標的重要信息。
他説,導致中國經濟放緩的因素包括勞動力成本升高、向服務業驅動模式轉型的再平衡舉措等。這些變化自然有原因,同時又是人們所希望看到的。他補充道,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增長速度仍令人艷羨。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認為,中國需要完成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型,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投資放緩是應對産能過剩的自然反應,但同時也會拖累GDP增長。消費和家庭收入增速穩定表明就業市場強勁,貧困繼續緩解。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另一位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表示,年初全球市場因為中國經濟放緩,尤其是製造業數據不佳而發生恐慌動蕩,但是市場投資者忽略了中國服務業正在健康發展的事實。
他説,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佔GDP的比重超過一半,而製造業的比重只佔約三分之一。在中國,雖然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下降,但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正不斷創下新高,這才是真正的新聞點。
在拉迪看來,去年夏天中國股市的調整並未對實體經濟産生實質影響,GDP放緩幅度有限。此外,個人可支配收入繼續強勁增長,進而帶動了個人消費支出,進一步促進了服務業。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説,雖然中國股市和匯率市場有所波動,但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動力仍然強勁。人們不應該只看到中國經濟增長多快,而應該關注中國經濟是怎麼增長的。普拉薩德説:“我認為,儘管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工作,但中國經濟正在逐步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杜大偉説,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不僅對中國有利,對世界也有利。儘管投資者也許會對中國經濟放緩承受一些短期衝擊,但是不管他們是否已經意識到,他們終將從中國經濟向更可持續更穩定發展道路的轉型中受益。(劉劼 江宇娟)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