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説猴:《詩經》有涉猴詩句 猴戲已走向世界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06 11:00:45 | 來源: 新京報 |
中國郵政發行的猴年郵票。
送走未羊,迎來申猴。按陰陽五行之説,申屬金,自古以來,猴常常被譽為“金猴”。在中國,猴子可以引起無限的聯想,從聰明到愚蠢,從褒揚到貶抑,從民俗到藝術,從詩歌到小説,幾乎各種形象皆備,孫悟空這樣的文學形象更是婦孺皆知。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創作過一首詩《變個孫悟空》——“變吧!變吧!變個孫悟空,漂洋過海訪師宗”、“學得本領何處用?揭起革命旗兒鬧天宮”,頗能代表中國人對這只“孫猴子”的喜愛。
其實,猴在中國文化中的內涵極為豐富——它是滑稽驚險的猴戲表演的主角;受它的行為動作啟發, 猴拳與猴戲等類的體育項目由此産生;在一些民間信仰觀念中,猴既是保祐人們生生不息、平安幸福的始祖或一般神靈,又是具有驅邪攘災、避瘟逐疫等神奇力量的靈物;它常常與其他傳統的民族吉祥物一起,構成人們表達增福益壽、富貴封侯願望的祥瑞象徵……中國人對猴子的喜愛,反映在藝術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學
猴詩
浩瀚詩海中,有不少咏猴的詩句。
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裏,就有涉及猴的詩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小雅·角弓》)這四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樹,像用泥來涂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來依附。”儘管這不是專門咏猴的,但它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涉及猴的詩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語“教猱升木”。
魏武帝曹操有“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薤露行》)的詩,前一句係直接引用成語“沐猴而冠”。魏文帝曹丕有“野雉群雊,猴猿相追”(《善哉行》“上山採薇”篇)之句,後一句描寫猴猿相互追逐戲耍的情景,雖僅有四字,卻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七哀詩三首》其二)的詩句,寫“猴猿臨岸吟”,以水聲加以襯托,隱含一個“哀”字,令人如聞其聲。西晉詩人劉琨的詩句“麋鹿遊我前,猨猴戲我側”(《扶風歌》),後一句寫猿猴之行為——“戲我側”,讓人如見其態,也突出了猿猴與“我”的親近融洽。
唐詩中咏猴的詩句、篇章為數眾多。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與著名詩人韓愈、杜牧、李商隱等均有咏猴的詩篇或詩句。其中,杜甫的《猿》,杜牧的《猿》、《傷猿》,周樸的《咏猿》等都是名副其實的咏猴詩作。
相比較杜甫和李白,周樸其人其詩並不為人所知,但其《咏猿》通篇可謂咏猴佳作。此詩是一首七言絕句:“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中宵為憶秋雲伴,遙隔朱門向月啼。”詩中交代了猿的出生之地、遷徙之處,寫半夜時分,猿因憶念“秋雲伴”而“遙隔朱門向月啼”的情景,既寫其行,又狀其聲,還傳其情。
宋代及以後,頗具特色的“猴詩”有: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療饑摘山果,擊磬煩嶺猿”(《清遠峽四首》其四),“入山無路出無門,鳥語猿聲更斷魂”(《過五里逕三首》其三),“岳麓猿聲裏,湘流雁影邊”(《送丁子章將漕湖南三首》其一);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的“摩圍可望不可到,青壁無梯猿叫絕”(《下黃榆嶺》);元代詩人陳孚的“野猿忽躍去,滴下露千點”(《飛來峰》);明代詩人安磬的“峭壁斷崖無鳥過,古藤昏樹有猨哀”(《峽中》),皇甫涍的“猨鳴鶴以怨,歲暮何遠為?”(《秋夜憶山中》);清代詩人曹申吉的“偶向瀟湘聽斷猿,斑斑千載泣龍孫”(《楚南》),王汝驤的“哀猿數聲叫,客子雙袖血”(《黃牛峽》)等等。
中國郵政發行的猴年郵票。
■連結
古典詩歌中的“猿聲”
大自然中的猿與猴原本是有區別的,猿屬長臂猿類,猴則歸獼猴類,但兩者均被列入靈長目。“猿”字文體性強,有詩意,故文人稱猴為“猿”,而“猴”的稱謂是白話,屬俗語。在中國的民俗觀念中,猿即猴,猴即猿。
追溯文學史上“猿聲”之起源,當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東晉《宜都山川記》中,也曾提到“巴東三峽,猿鳴甚悲,淚沾衣”。自古以來,長江三峽兩岸,多為野猿棲息之地。夜間泛舟往返于江中的文人遊子,常聞猿的淒厲叫聲,觸景生情,寫出了不少與猿嘯有關的詩句。
唐詩中,有《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夜發袁江寄李潁川劉侍禦》(戴叔倫):“半夜回舟入楚鄉,月明山水共蒼蒼。孤猿更叫秋風裏,不是愁人亦斷腸。”《猿》(杜牧):“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須白頭。”此外,李白的《秋浦歌》、杜甫的《從人覓小胡孫許寄》、梁沈約的《石塘瀨聽猿》、陳蕭的《賦得夜猿啼》等詩篇,均由猿聲的悲鳴,産生出詩人的百感交集,聯想到仕途的坎坷失意和世態炎涼。
猴的小説
在中國古典小説的世界裏,猴子以其拙樸的面孔和蘊含的豐富古代社會人文信息而頗受矚目。
在誌怪小説開始繁盛的兩漢,古人對猿猴已有明確的區分和文字描述。如東漢《白虎通》書中雲:“猴,侯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侯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謂之沐(猴)。狀如人,眼如愁胡而頰陷有賺。腹無脾,以行消食,尻無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豎行,聲嗝嗝若咳,孕五月生,生子多浴于澗,其性噪:動害物。”
對於猿,東漢雜史小説《吳越春秋》裏已有“猿化人”的故事記載。故事中善劍的越女,“道逢老人,自稱袁公”,為觀越女劍術而出手相試,結果袁公鬥敗,“飛上樹,化為白猿”。
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講述了一則“斷腸猿”的故事:當年,桓公(即東晉大將軍桓溫)率兵進入蜀地,至長江三峽,部隊中有人在江岸上逮到“猿子”(小猿),那只母猿則沿著江岸追逐,一路哀號,“行百餘裏不去”,最終跳入船上,氣絕而亡。人們剖開母猿的腹部,只見其腸已因過度悲痛而斷成一寸一寸的。“桓公聞之,怒”,當即下令將那個逮到“猿子”的手下黜免了。在劉義慶的筆下,母猿成為愛子如命的慈母,其悲慘遭遇令人唏噓。
在唐代,猴小説替它拉開傳奇創作的序幕。初唐為數不多的傳奇代表作有《白猿傳》、《古鏡記》等,在這兩篇小説裏,猴皆因興妖作怪而被人降服。全篇寫猴的《白猿傳》,其故事梗概為:梁時,歐陽紇率軍略地至南方長樂,當深入溪洞之際,他的美妾被白猿精劫持而去。紇四處尋訪,後在一裝飾擺設豪華的洞內發現白猿精,遂與洞內數十個被劫持的美婦設計將猿殺死,但其妾回家後卻受孕而生一子,狀酷肖猿精。這個走進傳奇時代裏的猴子, 妖氣十足。
作為生肖的猴為何與十二地支的“申”相對應?唐人李公佐所著傳奇《謝小娥傳》中的一些細節,生動地表現了“猴”與“申”的關係。該傳奇説的是謝小娥的公公與丈夫外出經商時被人殺害,公公和丈夫都托夢給小娥,以謎語形式説出殺害自己的兇手姓名,公公説的是:“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小娥不解其意,四處打聽,後遇李公佐,他解開了這個謎:“車中猴者,申也;門東草者,蘭也……殺汝父者,申蘭……”
從唐傳奇往後,猿猴的地位經歷了一次歷史性的文化提升。晚唐著名的《裴硎傳奇》集,開卷第一篇題為“孫恪遇猿”。故事寫孫恪科場失意,遊于洛陽,偶遇美貌的袁氏,後兩人共同生活餘年,養育一雙兒女,十分美滿,卻不料在一次舉家遷移的途中,袁氏“故地”重遊,觸景生情,化猿身而歸跡于山林。另一篇見載于《宣室志》,也是敘説一位由猿變化的美婦一段不得已的人世因緣。兩篇小説都以猿的“歸家”作為故事中心,而“歸家”的感懷究竟是猿,還是處於頹世的文人自己呢?世道動亂,猿便是唐小説中表達家園眷戀之情的最佳寄託物。
唐以後,古代小説中的猴主要活躍在屬於市民文化的通俗小説世界。宋平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裏,猴尚化身為“白衣秀士”,與白猿之“白衣曳杖,擁婦人出”的裝扮遙遙呼應。到了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塑造了神猴孫悟空的形象。孫悟空由石化成神猴拜師後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來與豬八戒、沙和尚一道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終成正果。如今,神猴孫悟空的形象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
《戲猿圖》,紙本設色,明代朱瞻基繪,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藝術
猴戲
在戲劇舞臺上,“猴戲”素為人們津津樂道。猴戲多取材于神話小説《西遊記》,在中國各地的地方戲曲中屢見不鮮。據説早在唐代就有“白猿獻壽”(又稱“白猿救母”)之類的猴戲,故事源於晉人葛洪的《抱朴子》和唐人的《續江氏傳》。劇情大意是:雲蒙山白猿之母病重不起,白猿往孫臏桃園偷桃,被孫臏捉住。白猿跪地泣告母病思桃,孫臏憐動物尚知孝母,乃贈桃放白猿歸山,猿母食桃後竟病癒,白猿為報救母之恩,乃將洞中所藏兵書獻給孫臏,後孫臏終成齊國一代名將。
元明以後,尤其是清代,猴戲大量出現,如京劇《花果山》,劇情寫美猴王在花果山起義,自封“齊天大聖”,玉帝大怒,先遣托塔李天王前往平叛,卻被孫悟空打得落花流水,復派二郎神將孫猴子捉拿回宮。《鬧龍宮》又名《水簾洞》,劇情寫孫猴子在花果山稱王,因手中缺少得力兵器,便潛入東海找東海龍王索取,大鬧龍宮,最終奪得“定海神針”(金箍棒),《鬧龍宮》在川劇中又稱《五行柱》。還有一齣猴戲叫《鬧地府》,劇情寫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竟鬧到了陰曹地府的閻王殿,將“生死簿”全部勾毀,再次闖下大禍。
元明雜劇中還保留有《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的劇目,其內容與《花果山》雷同。《唐三藏西天取經》為連本戲,也是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清代以後,除繼續保留元、明時期的傳統猴戲外,又新增《盤絲洞》、《混元盒》、《金刀陣》、《借扇》等摺子戲,情節曲折生動,更加吸引觀眾。
除京劇外,猴戲在豫劇、徽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清平戲、越調、川劇、呂劇等各地方劇中均佔據重要位置。今天,通過電視媒體及各種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猴戲已經走向世界,“美猴王”的形象已經深入到世界各個角落。
猴舞
早在戰國及漢代時,就出現了一種“沐猴舞”,其動作模擬獼猴,以前進後退時曲腰為特點,男女共同表演。漢代民間還出現一種名曰“沐猴狗鬥舞”的滑稽舞踏,動作上模倣猴與狗鬥的形態,《漢書·蓋寬饒傳》:“酒酣樂作,長信少府檀長卿起舞,為沐猴與狗鬥,坐皆大笑”。檀長卿因此被劾奏,罪名曰:以列卿(身份)而沐猴舞,乃失禮不敬。在等級森嚴的禮教時代,檀長卿以官僚身份去模倣民間的“沐猴舞”,是被認為有失身份而“失禮不敬”的。
吐蕃族盛大的“跳神”祭祀活動中,有一種戴猴面具的舞蹈,主題是歌頌、讚美佛經中的猴王,舞風古樸,節奏明快。無獨有偶,居住在湘西地區的苗族,至今仍保留一種民族舞蹈,稱“猴兒鼓舞”。舞蹈係群舞形式,人數不拘,舞者雙腿微屈,雙手腕垂在胸前(模擬猴子動作),團團圍在巨型鼓前,由領舞者擊鼓,群起跳躍,抓耳撓腮、相互嬉戲。舞姿有象徵猴子倒上樹、摘桃子、滾繡球、猴拳技巧等,舞者即興發揮,舞風詼諧幽默,風格類似雜技。
■連結
“猿樂”
日本有一種“猿樂”,又稱“申樂”,是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表演。據專家考證,該樂種是在中國8世紀前期,由唐代散樂(雜技)傳入日本國後,逐漸演變發展而成為一種以滑稽為特色的祭神舞。猿樂被認為是日本戲劇的源頭,後來分別發展為能樂和狂言。
生活
猴拳
與猴有關的體育項目,最突出的就是“猴拳”,三國時的名醫華佗首創“五禽戲”,第四個“戲”(運動)就是“猴”,人學猴之動作鍛鍊,以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後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猴拳”。
在民間武術中,猴拳是一種模倣猴子動作、形態的武術,為百姓所喜聞樂見。猴拳起源很早,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帛畫《導引圖》有“沐猴”圖像,或是古代猴拳。近代猴拳多為套路。打猴拳者,有時四肢著地,有時抓頭撓腮,活脫脫一副猴樣。
明代,由倣生學原理而創建的“形意拳”中,又派生出“猴拳”拳術。“猴拳”的突出特點是緊中有慢,剛柔相濟,以柔克剛,靈活多變,出奇制勝。
高密剪紙中的猴。
“猴”的民俗
炕頭上的“護娃猴”
我國山西、陜西和內蒙古等地區,農家的炕頭上,都有一個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是專門用來拴六七個月剛學會爬行的嬰兒的。母親用一根紅繩子穿過石猴腿部的圓孔,再把紅繩的另一頭攔腰拴住娃娃。據當地人説:猴能保祐娃娃平安,長大以後精明能幹。
碼頭上的“護航猴”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三門峽、陜縣一帶古老的渡口碼頭上,在木船靠攏碼頭時繫繩用的木樁上都雕有一隻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樁的頂端,似在東張西望。老艄公解釋説:孫猴子水性好,能潛入東海大鬧龍宮。敬它,可保駕護航,人船平安。
拴馬樁上的“避瘟猴”
我國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包括山西)一帶,特別是陜西的渭南地區,村村都有拴馬石樁,許多拴馬樁的頂端都雕有石猴,稱“避馬瘟”(弼馬溫的諧音)。究其原因,恐怕與《西遊記》中,美猴王大鬧天宮,玉皇大帝為安撫孫猴子,封其為“弼馬溫”一職有關,説白了就是養護天馬的小頭目。“弼馬溫”是禦封的“官兒”,是老天爺正式任命的,所以儘管孫悟空死不願意,且自動離職,但老百姓總是把齊天大聖與馬聯繫在一起,走進農村,拴馬樁、槽頭邊、農民居室,你都可以找到“公侯之神——避馬瘟”的位置。
賀壽之神“抱桃猴”
猴子與“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緣。自然界的獼猴天性喜食桃子,神話小説《西遊記》中,就有孫猴子偷吃王母蟠桃的故事。傳説蟠桃産自天宮,乃王母娘娘親手栽植,每三百年結果一次,數量甚微,食之皆可長生不老,故名“仙桃”。至今,民間為老人賀壽時,仍以桃子作為祝壽象徵。
祈求功名的“馬上猴”
“馬上猴”的諧音和吉祥口採是“馬上封侯”。與民間玩具中的“背背猴”(輩輩封侯)都是一個意思。猴與侯諧音。侯者,官也。除此之外,猴子神通廣大的功能遠不止於此,還有“祈雨”、“求子”等多種功能。
關於猴的俗語
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化身的猴子,雖然在神話和民間傳説中機靈聰明,但漢語中也不乏很多戲弄和諷刺猴子的諺語和歇後語。諺語如“打虎要力,捉猴要智”、“猴子不鑽圈,多篩幾遍鑼”、“猴子手裏掉不出幹棗”、“長了毛比猴子還鬼”、“猴子手下走不掉蝨子”、“孫猴兒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莫叫猴子去看果,莫叫水獺去守魚”等,雖言語樸實,讀來卻頗有韻味。
與猴有關的歇後語,往往把猴子視為缺乏耐性、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代表,如“猴吃辣椒——抓耳撓腮”、“猴子照鏡子——沒個人模樣”、“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猴子扛大梁——受不了”、“火燒猴屁股——團團轉”、“獨木橋上唱猴戲——玩命”、“猴子捅馬蜂窩——倒挨一臉”、猴兒背著手走——裝人相;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猴子偷桃——毛手毛腳;猴子看書——假斯文;猴子唱戲——想起一齣是一齣;猴子戴鬍子——要哪出沒哪出;猴子偷瓜——連滾帶爬等。這些歇後語詼諧風趣,令人過目難忘。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