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何花大力氣借“一帶一路”東風?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01 10:29:24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受全球經濟萎靡以及香港政局紛爭和民粹過激行為的拖累,香港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後勁不足。前幾日公佈的香港財政預算案預測,2016年香港經濟增長為1%至2%,低於去年增幅,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甚至在立法會上直言:“未來一年本地經濟情況存在不少風險,難言樂觀。”因此,香港花大力氣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希望借國家進一步開放的東風,帶領本地經濟突破困局。
新興市場帶來新增長點
特首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首次花相當大的篇幅,總共29段文字,詳細描述香港未來如何積極參與和配合國家落實“一帶一路”建設。
毫無疑問,香港與歐美發達國家聯繫密切。自開埠以來,香港在170餘年間與西方國家建立了豐富而廣泛的商業人脈等資源。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之間數量巨大的轉口貿易更是讓香港成為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交通樞紐、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躋身亞洲“四小龍”。
但是發達國家市場已經飽和,香港市場又較小、發展空間有限,而“一帶一路”沿線新興經濟體發展方興未艾,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一帶一路”約有60個沿線國家,其中不少將與中國合作發展基建、開發資源和産業,而香港擁有“兩制”特色,其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支柱産業,如金融、貿易物流、高端服務業、旅遊,以至創新科技等新興産業,都可以配合國家“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處處都蘊含著商機。只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角色,自然能在新興市場這塊蛋糕中分得一杯羹,為香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因此,今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把落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年度重頭戲來看待。首先是政府層面將成立由特首親自執掌的“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並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並爭取讓香港以非主權地區身份加入“亞投行”。其次在金融方面,將擴大與世界各地商貿的聯繫,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並適時推出第三輪伊斯蘭債券。最後在民間層面,鼓勵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港升學,促進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祭出重金促進産業轉型
為解決香港經濟産業結構單一,過分偏重金融、地産的問題,特區政府抓住“一帶一路”契機,在教育、專業服務業等領域拿出重金用來發展,以助香港産業轉型。
首先,“一帶一路”沿途大多為新興市場或發展中經濟體,正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後發優勢強勁,但迫切需要解決交通、電力、信息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難題。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一帶一路”區域未來10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目前,已規劃一大批跨境鐵路、公路、海上航線、空中航線、油氣管道、輸電線路、通訊光纜和互聯網等方面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全面啟動。龐大的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急需大批熟悉多國文化,精通工程、規劃、設計、製造、法律等專業領域的國際化高端人才。
特區政府利用香港在會計、法律、投資環境及風險評估、環境諮詢、建築、工程管理等領域的優勢,撥款2億港元,滿足“一帶一路”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對專業及基礎設施服務的迫切需求。在專業服務領域,香港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提供專業的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協助建立和完善海外業務風險管理;在基礎設施服務領域,香港可為其提供公路、鐵路航運項目可行性及風險評估、研發、融資、管理等支援服務。
其次,特區政府將注資10億港元,把“特定地區獎學金”名額由目前的每年10名分階段擴大至每年100名,以鼓勵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香港升讀大學,同時推動本地專科以上學生到“一帶一路”地區交流學習,利用香港高度國際化和英語普及程度高的優勢,搭建教育、文化及青年交流平臺。這樣一來可以促進香港文化“走出去”,二來可以拉動香港教育産業的發展,三來可以吸引更多外來優秀人才,可謂一石多鳥。
政策實施需要全民支持
雖然“一帶一路”是重大發展機遇,但可能是宣傳不夠深入,普通香港市民對此所知並不多。有港媒在鬧市街訪了10個人,僅2人能稍稍講出何謂“一帶一路”。
香港多數老師也不清楚何為“一帶一路”。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李浩然表示,老師們都不知,如何在授課中讓學生有感,他們認知的世界,是過去數百年間發展水準較快的歐美,對尚需進一步發展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則很少接觸。這其中蘊含的很多商機,就會與港人擦身而過。他舉例説,中亞、東歐以俄語主導,其友人在中亞做生意,但請不到通曉俄文的港人員工,終要回中國內地招聘,“那些地方會有大量工作機會,為自己前途著想,若我年輕,我都會學俄文。”
好在特區政府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接下來會舉辦一系列活動來加深社會大眾和商界對“一帶一路”的認識。2016年曾俊華會再率團前往中亞地區,讓香港商界代表親身了解當地在“一帶一路”下的發展潛力和商機;今年5月將舉辦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廣邀沿線市場的主要官員、商界和專家等,深入探討合作機會。
無論多好的政策或倡議,都需要市民大眾的認同及支持,否則政府的努力就極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近來香港好事多磨,有利經濟民生的政策措施,無一不受到政治干擾,“一帶一路”議題也一樣。特區政府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卻被反對派惡意誣衊為“擦中央媚鞋”。可事實是,香港周邊不少國家或地區早已對“一帶一路”策略虎視眈眈,希望從中可以分一杯羹,新加坡在這一方面就已做了不少動作。因此,港人真的不能再鬧情緒,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全球經濟低迷,香港明顯不能獨善其身。當世界經濟疲弱的時候,香港旁邊剛好有內地這個新亮點,怎能不把握呢?眼光要放長遠一些。(汪靈犀)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