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迭代更替 “新經濟”躍然而出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11 09:31:01 | 來源: 人民網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臺階。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
如何認識“新經濟”,“新經濟”在推進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新經濟”:中國經濟內在轉型升級的外化表現
“新經濟”一般指在經濟全球背景下,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的、以高新技術産業為龍頭的經濟,包括移動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新能源等重要內容。廣義上講,“新經濟”可以看做中國經濟內在轉型升級的外化表現,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個體現。
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到,要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産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産、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重塑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四川省德陽市是我國重要的機械裝備工業基地,東方電機有限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等高端重型裝備企業都位於此地。德陽鈺鑫機械製造有限公司2004年開始步入機械加工行業,成為二重、東電等機械裝備集團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近年來,在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陷入困境的形勢下,公司開始尋求轉型。通過積極引進數字化製造技術,將業務重心轉向國家鼓勵扶持的航空零部件製造領域,涉足高精度産品的研發,在國家航空發展戰略的推動下,鈺鑫的航空零部件産品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企業也順利走過難關、完成轉型升級。
一組亮眼的數據更是顯示了“新經濟”的蓬勃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我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4%,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年均分別增長9.9%和14.4%,增速分別高出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6和10.2個百分點; 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比上年增長161.2%,工業機器人增長21.7%,智慧電視增長14.9%,智慧手機增長11.3%,新型、智慧化、自動化設備和高端信息電子産品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在接受人民財經專訪時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了“新經濟”,而新經濟的提出,是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如何增長的一個高度描述,我國“十三五”經濟增長的重要目標,就是初步甚至基本形成新經濟的格局,有效破解當前經濟增長中面臨的動力不足、結構失衡等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匡賢明告訴人民財經,總理提出的新經濟,其含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新的增長動力。要從以投資為主導的增長動力向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動力的轉變,發揮消費對投資的引導作用,使投資成為有效動力;第二,新的動力機制。從以政府為主導的增長機制向以市場為主導的增長機制的轉變,使經濟增長建立在市場決定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也包括更加強調創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第三,新的經濟結構。從以工業為主向以服務業為主的轉變,服務業成為主導産業,形成“一體兩翼”,三次産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第四,更加共享的分配機制。從更加注重經濟總量向更加注重全民福祉,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是改善和增進全民福祉,比如,經濟增長的就業吸納能力明顯增強,更加強調共同富裕。
“新經濟”為經濟結構轉型增添新動力
正在讀大學的高英告訴人民財經記者,通過互聯網平臺,自己的購物領域不僅僅在國內,還延伸至海外。2015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網絡消費增速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近4倍。同時,居民消費結構也正在由以往的“生存型”消費向以教育、旅遊等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過渡。
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將是未來的增長空間,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必然是未來引領消費經濟發展的趨勢。他認為,新常態下的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新型工業化、縮小城鄉差距、增加公共産品供給、區域協調發展等措施都將持續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與動力。
整個“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成效顯著。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産業,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加深,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增強。消費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鎮。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2%以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2月份新經濟佔整體經濟的規模已達到31.8%。新舊動力力量對比已接近平衡,而且正在發生著明顯的此消彼長的變化。
隨著“新動能”的不斷壯大和“新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經濟的轉型之路將更趨多元化。Wind資訊的研究數據表明,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最快的行業主要為新經濟板塊,其中突出的分別是非銀行金融(78.08%)、傳媒(24.69%)、醫藥生物(18.48)、休閒服務(17.04%)、通信(13.46%)、計算機(12.26%)和電器設備(7.00%)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11月份,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高出規模以上工業4.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和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1.7%和11.7%。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進一步提出,要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品質強國、製造強國。可以説,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實施,未來 “新經濟”將顯著改變中國經濟的增長構成,為結構調整注入新的活力。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