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將至:春半日暖 晝夜平分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17 16:51:43 | 來源: 北京日報 |
春分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首先它有重要的天文學意義,春分這天,在黃道上運行的太陽由南向北穿過赤道,太陽穿過赤道的這點就叫“春分點”,它是赤道經度的起算點,也是黃道經度的起算點(此刻太陽位於黃經0°)。在古巴比倫時代,春分點在白羊座,所以一般都把白羊座放在黃道十二星座的首位,當然現在,春分點已經移到了雙魚座了。
中國古代把春分分成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是説春分後,燕子便從南方飛回了,下雨時天空會出現雷聲併發出閃電。古代,在春分這一天,國家要舉行祭日大典,稱“朝日”。明、清時代的朝日場所在北京城外東郊的日壇,朝日時間定在春分的卯刻(早晨6時),每隔一年由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由官員代祭。
春分為二月中氣,是二月的標誌,位置在春季三個月的正中點,它正好平分了春季,這是“春分”的另外一個含義。春分時節,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宋代詩人歐陽修對春分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阮郎歸》)確實,一到春分節氣,到處都是春意融融的了。再看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詩中的“二氣”指陰陽二氣。按卦氣的六爻,正月是三陽三陰(三陽開泰),是陰陽二氣勢均力敵的時節,等到了二月春分,陽氣繼續增加,已壓過陰氣,所以説“二氣莫交爭”。詩把三候的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都寫進去了。當然,詩中的“看電影”可沒有今天的含義,僅是“看閃電的影子”而已。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春分時的節候、氣象,以及山色、景物、鳥語、詩人的欣喜之情等等。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