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完成三個獨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數字化”

中新社蘭州3月1日電 (南如卓瑪)記者1日從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少語古籍處獲悉,甘肅全面完成東鄉族、保安族和裕固族三個特有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普查,使那些瀕臨失傳的民族語言通過“數字化”記錄和保存得以傳承和發展。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肅省獨有的三個少數民族,有語言無文字。東鄉族和保安族主要聚居在臨夏州境內,而裕固族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帶。

 

甘肅官方歷時兩年採用問卷調查、走訪入戶、訪談等方式,按年齡、職業、性別等要素選取訪談對象,通過攝像、錄音、照相等形式對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口頭傳承的民間傳説、民間故事、寓言故事、諺語、兒歌等進行了聲像錄製。

 

目前,通過對調查問卷、表格、聲像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檔和歸類後,東鄉族語言“數字化”保存共30個視頻。同時,用漢語和東鄉語記音符號進行翻譯,製作完成音頻148分鐘,視頻133分鐘。

 

其中,官方對長期居住在保安族聚居村、熟悉保安族歷史文化、精通保安語的各個年齡層面的保安語發音人進行了音像資料採集,並實地考察1864年前後,保安族從青海同仁遷徙到循化至大河家地區的路線圖,蒐集了大量資料。

 

據甘肅省民委介紹,裕固族語言文化資源普查工作歷時2個月,深入祁豐藏族鄉、明花鄉、大河鄉、馬蹄藏族鄉、康樂鄉、皇城鎮、白銀蒙古族鄉七個點,共發放調查問卷1288份,採集音像視頻資料近20個小時,對裕固族民歌、語言等進行了數字化採集和保存。

 

“有語言沒有文字,極容易被同化,當下很多少數民族語言中的名詞都借了漢語詞語,甚至很多孩子都不會講本民族語言,少數民族語言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西北師範大學少數民族大學生馬麗萍説,官方通過“數字化”搶救保護民族語言,是有益的嘗試。

 

“一個有自己語言卻沒有文字的民族,依靠口耳相傳代代沿襲,歷經千年而沒有消失,這在語言學範疇上是一個奇跡。”甘肅省東鄉族文化研究會、東鄉族語言文字資源普查工作負責人馬兆熙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民族語言文字傳承和發展面臨著諸多困難,希望能加大力度保護好這些豐富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