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帶來下崗潮嗎?行政、銷售、服務業易被搶

機器人會帶來下崗潮嗎?行政、銷售、服務業易被搶

柳友娟製圖

 

語音指令一發出,清潔機器人就開始打掃客廳,自動洗碗裝置同時在廚房裏忙碌起來;出門前打個電話預訂專車,幾分鐘後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就停靠在家門口……這樣的場景眼下也許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但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現實。

 

那麼,人類真會面臨機器人帶來的下崗威脅嗎?我們應當具備哪些技能,才能捧穩“飯碗”?

 

哪些飯碗容易被搶在美國,約有2/3的被訪者預計,未來半個世紀裏,機器人或電腦將會取代很多目前由人類從事的工作。而日本的一項研究稱,日本近半數職位可能在10年至20年內被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

 

“在中國,機器人目前主要用於電子電器、汽車、橡膠及塑膠工業等行業。其中,在汽車和電子産業的佔比分別為33%和31%。在新加坡的社區醫院,機器人承擔搬運、送標本等任務,還從事大量後勤和信息化工作。”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姚凱介紹,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其應用範圍將擴展至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大數據應用及精準圖像、聲音識別、追蹤定位方面,人腦基本上沒有競爭優勢。

 

日本智庫野村綜合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調查了計算機應用對日本國內601種職業的潛在影響。根據設定的標準,如果一項職業66%以上的工作內容可由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完成,即被視作“可被取代的工作”。研究人員計算後發現,日本49%的工作崗位可由機器人完成。

 

此前,牛津大學研究人員也在美國和英國進行了類似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職位比例為47%,英國為35%。

 

哪些“飯碗”容易被搶?研究表明,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包括普通文員、計程車司機、收銀員、保安、大樓清潔工、酒店客房服務員等。這些職業“不需要特殊知識和技能”。相對而言,被取代可能性較低的職業包括醫生、教師、學術研究人員以及導遊、美容師等需要人際溝通的職業。

 

“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舊工種被新科技替代的情況,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還記得打字員和傳呼臺小姐嗎?那是當年的熱門行業,如今早已被鍵盤和短信取代。”《拆掉思維裏的墻》作者、職業規劃師古典説,機器以百倍的效率佔領那些能夠被分拆、計算、重復和有規則的事情,在極大提高生産效率的同時,很自然地會“消滅”那些僅僅掌握這些技能的職場人士。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盤點機器人搶走人類“飯碗”的八個途徑。文章指出,快遞業、快餐業、服裝銷售、超市、運輸業、農場、電子産品生産和低技術含量的實驗室工作,由於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將成為過時工種。

 

除上述職業外,一些危險的工作也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人。在一些地震救災活動中,就有不少軍用機器人衝到救援前線,如蛇形機器人、輪滑式機器人、呼吸探測機器人、無敵機器蟑螂等。這些機器人可以深入到各種危險地帶和救援人員難以到達的地方探測生命跡象,進行救援活動。

 

此外,機器人在設備潔凈方面也有用武之地。捷克一家公司早在2011年就推出過一款視覺引導機器人,它能對空調系統進行清理和檢查。即使是極難清理的死角,處理起來也遊刃有餘。

 

姚凱梳理,機器人可替代性較高的行業主要為兩大類:一是傳統的製造業,如汽車、電子、機械等流水作業比較規範的行業。二是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危險性高或對人的心理要求較高的行業,如採掘業、建築、高壓帶電清洗、防爆、油氣管道清淤等。同時,在不少勞動密集型行業,規模化使用機器人也能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

 

此外,隨著綜合智力發展,“更聰明”的機器人還能從事更複雜的專業技術工作,如自主飛行、撰寫新聞稿件乃至分析醫學光片、實施麻醉、進行手術、分藥取藥等。

 

不過,專家指出,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諸如數據錄入、駕駛汽車、前臺服務等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將無所事事。由機器人承擔服務性工作的目的是,把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多需要創造力、同情心的有趣工作。

 

哪些金飯碗搶不走

 

與人相比,機器人不消極怠工、也不會抱怨。但是,它們畢竟屬於“物”,並不具備人類所特有的情感、個性、道德等,也不具備創新、創意、創造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説,那些對原創能力、互動能力、談判能力和創意能力要求較高的金飯碗,機器人難以覬覦。”姚凱説。

 

例如,情感類工作,以目前的科技水準,機器人還無法涉足。它們可以照料老人,卻不能進行心理關照;它們可以給孩子們上課,卻很難進行差異化輔導,更不能言傳身教。

 

又如,音樂、美術和設計類工作暫時也無法染指。機器人或許可以繪製出美妙的畫面、彈奏出經典旋律,但難以在其中體現個性、情感等特徵。畢竟,藝術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表達,目前的人工智能只能表達共性。

 

還有,發明創造類工作、改革創新類工作,機器人同樣無能為力。機器人更直接影響中等技能工作,對於高技能和類似按摩等低技能工作,影響力暫時還沒那麼大。

 

與機器人“並肩作戰”

 

“假如説,一條裝配線上原來需要10名工人。如果這條裝配線使用機器人,就意味著這10人都將失業。”姚凱説,短期來看,機器人上崗勢必導致一批生産工人的下崗。“但也要看到,大規模機器人的出現會催生許多新的人力需求崗位,包括機器人的研發、操控和維修等。”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製造業因應用機器人,焊工減少了4.9%,機床操作工減少了2.3%。但同時期,電子計算機操作員需求增加了4.5%,軟體技術員需求增加了10.2%,機器技術員需求增加了7%,社會整體就業率呈現上升趨勢。

 

“每一次變革來臨,總有三類人:一類人創造變化,一類人適應變化,一部分等著被彎道超車。”古典認為,面對機器人帶來的挑戰,真正的趨勢是利用電腦、發揮人腦。事實上,把一些累的、臟的、難度更高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去做,不僅會提高生産效率,還能使人類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習新技能、發展新本領,增強創新、創造、創意能力。因此,人類要順勢而為,學會與機器人“並肩作戰”。(部分資料引自新華社、《光明日報》)本報記者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