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漢字簡化非文化“簡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21 10:43:1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成都3月20日電 (記者 胡敏)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20日在成都説:“簡化字從古至今,簡是對的,不簡是不對的,但簡的同時不要把文化給簡了。”
當天,名為“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講座在四川省博物院舉行。蘇士澍向近百位少年兒童書法愛好者講授書法,並進行了現場指導。蘇士澍説,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不斷,是因為漢字的書寫沒有中斷,“書同文”給予了中華文化鮮活的生命力,漢字就是中國文化的根。
漢字是世界上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漢字廣泛可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至LiSu 、草書、楷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蘇士澍認為,幾千年來,漢字書寫的簡化是一種趨勢,其簡化古已有之,但有小部分字簡化後失去了其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含義,“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書法愛好者以及民眾共同努力,把一些字改過來。”
“家裏有鋼琴的(人)有多少?有中國民族樂器的有多少?有筆墨紙硯的有多少?”蘇士澍現場進行調查時説自己曾在北京一所學校調查,發現家裏有鋼琴的有80%,有筆墨紙硯的只有7%,不少孩子都出現了提筆忘字、寫錯別字的現象。
“這説明現在孩子們的書寫能力越來越差。所以從2009年到2014年,我一直提倡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寫好中國字。”蘇士澍説,“中國人必須寫好漢字,寫字的同時也要理解漢字,這樣才能置身於文化傳統之中。”
自2015年秋季,中國中小學統一使用教育部審定通過的書法教材,書法課也在中國各地中小學逐步推進開展。(完)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