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莊遺址突破良渚文化分佈北不過長江觀點

蔣莊遺址突破良渚文化分佈北不過長江觀點

良渚文化墓地上層墓葬(西-東)

 

蔣莊遺址突破良渚文化分佈北不過長江觀點

良渚文化墓地發掘的玉器 資料圖片

 

近日,南京博物院召開江蘇興化、東臺蔣莊良渚文化遺址考古成果論證會,來自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等全國文博科研單位的20余位考古學家齊聚江蘇。在實地考察後,專家認定蔣莊遺址為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它的發現突破了以往學術界認為良渚文化分佈北不過長江的傳統觀點,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良渚文化考古發現的空白。

 

蔣莊遺址初露真容

 

位於江蘇興化、東臺交界處的蔣莊遺址,起初由當地文物愛好者發現。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間,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及後續以學術導向為目的的主動性發掘。

 

據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介紹,目前蔣莊遺址的發掘面積達3500平方米,共清理出良渚時期的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溝等其他遺跡,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質文物近1200件,並出土了234具“良渚人”骨架。

 

良渚文化墓地是此次蔣莊遺址發掘中最為重要的發現。考古隊員甘恢元告訴記者,考古隊起初在蔣莊遺址中僅發掘出了唐宋瓷片,但隨著挖掘的進一步深入,一個龐大的墓葬群突現眼前。“尤其讓大家高興的是,由於興化地區土壤呈鹼性,這裡的墓葬保存得異常完好,這些保存完好的人骨架為研究良渚時期的體質人類學提供了重要依據。”甘恢元説。

 

此次出土的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葬式多樣,一次葬與二次葬並行。一次葬均為單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則分為燒骨葬和拾骨葬兩種,隨葬的玉琮、玉璧多分佈在二次葬中。林留根分析認為,由於蔣莊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長江以北首次發現隨葬玉質禮器的高等級良渚文化墓地,位於良渚文化的邊緣地帶,發掘出的234具骨架中也可見個體特殊的骨骼損傷,所以這可能與戰爭或戍邊有關。

 

長江以北的良渚文明

 

1936年,業餘考古學家施昕更在浙江良渚發現並試掘了6處以黑陶和石器為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5000年曆史的良渚文化考古工作就此展開。如今,良渚文化已知的統治範圍已擴大到了長江以北。

 

同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相比,玉器是良渚文化中最突出的物質成就,它不僅體現了聚落的規模和等級,也是社會信仰的反映。在蔣莊遺址出土的文物中,一塊直徑為24釐米的玉璧引起了考古隊員的注意。

 

這塊玉璧出土于良渚墓地中的一處單人拾骨二次葬墓中,據考古隊專家推測,墓主是一位年齡在40~45歲之間的成年女性。其隨葬的這塊玉璧上刻畫著“凸”字形祭壇符號。“根據其他傳世玉璧祭壇形刻符上站立著一隻鳥的形象推斷,祭壇形刻符有可能就是當時良渚文化中一種授時符號,鳥代表著太陽,中間的立柱代表日晷。墓主人可能屬於掌握授時特權的貴族階層。”林留根説,良渚墓葬中共出土的石鉞、石錛等生産工具與陶紡輪分別隨葬在男性與女性的墓葬中。“這説明良渚文明中已經有了性別與社會分工的對應關係。”

 

在長江以北的蔣莊遺址發掘出的器物不僅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徵,還有不少與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器物存在差異,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充分説明瞭蔣莊遺址的文化自有淵源,只是到了良渚文化時期,受到了良渚文化中心區的強烈影響,是當地土著文化與良渚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結果。林留根告訴記者,出土器物中有些鼎足部的截面呈“十”字形,有些則在足跟部有方形穿孔裝飾,這些文化特徵在環太湖地區良渚文化遺址中並沒有出現過。

 

五年考古 意義重大

 

自五年前蔣莊遺址發現至今,南京博物院的發掘工作從未間斷。對於林留根和他的隊員們來説,五年的辛苦付出與努力都是值得的。“蔣莊遺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良渚文化考古發現的空白,還對構建江淮東部史前考古學文化譜係、研究良渚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以及北方大汶口文化的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林留根説,蔣莊墓地的發現為良渚文明邊緣區域的社會形態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從而對研究良渚文明都邑聚三重社會結構和國家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告訴記者,蔣莊遺址的發現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最好例證。“代表了神權的玉禮器與代表了軍權的石鉞等武器出現在墓地中,再次印證了良渚文化時期已經形成了國家形態。在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如此規模的聚落遺址,標誌著長江下游不同譜係文化分佈格局的變動,也再次證明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最強大的譜係文化。”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