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火化前要先驗二維碼

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火化前要先驗二維碼

昨日,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首屆公眾開放日。殯儀服務人員正在通過模特演示遺體沐浴的過程。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盧淑嬋

 

昨日,有著58年曆史的北京八寶山殯儀館首次向公眾和媒體開放。新京報記者全程參觀了殯儀館大禮堂、告別廳、守靈室、遺體整容室、沐浴室和火化室等殯儀全流程服務。此次開放日以“不同的親情、同樣的孝行”為主題,向公眾零距離展示殯葬職工的服務過程。八寶山殯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開放日是為消除殯儀服務的神秘性以及公眾對殯葬行業的誤解。據介紹,八寶山殯儀館可提供來人、來電和上門接洽三種服務,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其服務項目還包括遺體接運、遺體冷藏、遺體整容、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選購骨灰盒、領取骨灰、骨灰寄存等。

 

遺體告別

 

主持人學會控制情緒不流眼淚

 

遺體告別是家屬對逝者追思的重要環節。八寶山殯儀館除大禮堂外,還有梅、蘭、竹、菊和蓮花5個告別廳。在告別廳,八寶山殯儀館的金牌主持人董子毅展示為一位圍棋手舉行的告別儀式。

 

董子毅説,他是學聲樂的,2011年從扶靈柩的崗位轉到告別儀式的主持人。“最開始,我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在告別儀式上就會哭起來。”

 

他回憶,一次給一位發生交通事故的女性做告別,逝者女兒僅三四歲。逝者的丈夫把女兒向媽媽告別的話做成錄音在現場播放,本來提前勸大家控制情緒的董子毅卻眼淚嘩啦。“後來我慢慢學會控制情緒,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服務好群眾。”他説。

 

八寶山殯儀館還開設了專門的守靈服務區,供子女為逝者守靈入棺,親友互訴追思。守靈廳都是中式裝飾,提供靈堂、拜祭、出靈等服務,親屬可在此守靈一至數日,也可休息和接待親友。

 

殯儀館內還有一處特別服務,叫做“人生謝幕的舞臺”,這裡擺放著生旦淨末丑的京劇木偶,根據逝者生前的經歷、地位,親屬可為逝者選擇不同的服飾,讓逝者“演上人生最後一齣戲”。

 

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火化前要先驗二維碼

告別廳內,八寶山殯儀館金牌主持人正在為到訪者演示告別儀式。

 

遺體沐浴

 

沐浴師清洗全身後向逝者鞠躬

 

日本電影《入殮師》裏給逝者精心沐浴的鏡頭打動許多人。昨日,八寶山殯儀館的“故人沐浴”團隊也展示了一次給遺體沐浴的全過程。

 

在淡雅的環境中,伴隨著柔和的燈光和輕音樂,兩名沐浴師先將逝者的手部和臉部清潔乾淨。然後給逝者貼上專用面膜。這塊面膜能使逝者的膚色煥發出生前一樣的光澤。

 

接下來,一名沐浴師給逝者清洗頭部,而另一名沐浴師則開始清洗逝者的腳和身體。為表示對逝者的尊重,清洗身體的過程,逝者都被蓋上一條毛毯。

 

在清洗完背部後,沐浴師用另一張毛毯把逝者身上的水分擦乾,然後為逝者吹乾頭髮。整個過程完成後,沐浴師向遺體鞠躬。

 

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火化前要先驗二維碼

八寶山殯儀館遺體整容室內陳列的整容時所用的工具。

 

遺體整容

 

整容師為高空墜落逝者拼顱骨

 

八寶山殯儀館的遺體整容團隊被民政部命名為“劉瑞安工作室”,劉瑞安師傅30多年來為1萬餘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整容。他和徒弟們還參加了天津爆炸事件遺體的處置。

 

他説,一般整容就是化化粧、涂涂腮紅,而燒傷的逝者則要進行全身皮膚縫合處理。另外,還有一些交通事故或高空墜落的逝者,還需對顱骨的碎片進行拼接。

 

劉師傅的徒弟張洋表示,幹他們這行,最高興的就是家屬發自內心的認可。有次,一位大娘拉著他的手説:“小張,你畫得真像,我老伴讓您給復活了。”張洋説,這時他有一種莫大的成就感。

 

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火化前要先驗二維碼

火化館,工作人員掃描剛運送來的棺木上的二維碼。

 

遺體火化

 

進火化爐前先驗二維碼防錯燒

 

八寶山火化室有15套火化爐,每年要火化2萬具左右遺體,火化室副主任魏童介紹,2015年平均每天火化遺體70余具,2月份最多的一天火化了205具。

 

為不發生“燒錯屍、發錯灰”事故,火化前,工作人員要驗證遺體保護棺上的二維碼,還要經兩名火化工核對遺體姓名。家屬還可直觀火化服務,或在火化機前與親人告別。

 

火化室操作員按到爐前按鈕,火化室打開後,一輛盛放遺體的滾輪車滑出來。車上鋪了一張“一路走好”的毯子,四名火化工人將棺木抬至車上。滾輪車則將遺體送進火化爐。

 

魏童稱,火化可不是燒鍋爐那麼簡單。火化室是封閉的,火化工可通過一個“觀察孔”觀察火化調節室內和室外的壓力差。一般要保持火化室是“微負壓”的狀態,以免有火焰吐出。火化工還要經常檢修機器性能,以防火化操作時任何環節出故障。

 

經幾十分鐘火化,遺體骸骨從火化爐中運出。這時,火化工要將所有骨灰全部揀入盒,裝進骨灰盒。魏童説,與國外不同,八寶山的骨灰裝盒不是把骨灰磨成粉末,而是盡可能保全火化後骸骨的原樣,以給親人留個念想。

 

采寫/新京報記者 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