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掀“藝術風暴” “亞洲視野”綻放華彩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29 10:51:48 | 來源: 深圳特區報 |
自3月24日起,為期3天的香港年度藝術盛事——2016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落幕。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39間頂級藝廊齊聚香江,為3000多名藝術家提供展出的平臺。包括藝聚空間、藝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光影現場、藝文出版六大板塊以全球化視野,國際化格局,展現全球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品交易的現狀。即使微寒的天氣也無法阻擋人們觀展的熱情,門票還多次出現售罄的情況。經過四年的發展,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受關注與認可程度越來越高,不管是從優質畫廊的參與,還是參展作品的品質,作品的學術性以及作品交易來看,都堪稱亞洲最大最高端的藝術展會。
“亞洲視野”綻放華彩
因為地緣關係,在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對亞洲藝術的關注逐漸增加。針對亞洲藝術的“亞洲視野”有28家藝廊首度參展,其中9家來自亞洲,北京的墨齋、上海的龍門雅集、台北的百藝畫廊等都成為今年的新生力量,也給巴塞爾帶來了新面孔新作品新氣息。
有數據顯示,今年巴塞爾亞洲藝術作品達到了一半以上。畫家陳俊宇認為,相比于過去幾屆,巴塞爾展場中越來越容易發現亞洲藝術家和亞洲畫廊的名字,“巴塞爾對亞洲藝術的關注比重逐年加重,但今年幅度更大。這源於亞洲收藏市場的崛起。”
值得重視的是,亞洲不少畫廊都帶來了“重量級”的作品。陳俊宇關注到Hakgojae畫廊帶來的白南準于1988年創作的一件由20台Quasar電視機顯示器組成的作品。白南準是亞洲向世界輸出的第一位國際級明星。他被稱為錄影藝術的創造者。他的藝術作品將觀眾從被動聆聽藝術聲音的位置中解脫出來,使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從而給觀眾更加強烈和直接的衝擊。
來自台灣的耿畫廊呈現5位藝術家關良、趙無極、王懷慶、蘇笑柏和彭薇的作品;首次參加巴塞爾的墨齋畫廊呈現的藝術家李華生,是中國80年代最著名的傳統山水畫家之一,後來形成美彩水墨方式,並用當代的方式去創作;台灣的大未來林舍畫廊帶來了著名女畫家常玉與朱沅芷的畫作,該畫廊已經形成對常玉作品的學術性分析。
“巴塞爾也是一個‘風向標’。我們看到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也能看到如林舍畫廊這樣對亞洲藝術家本身有學術研究的畫廊,這無疑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陳俊宇告訴記者。
畫家薛揚表示,在巴塞爾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亞洲年輕藝術家的面孔。譬如青年藝術家劉玉潔作品在此舉行個展。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的劉玉潔在二維的平面上通過空間的切割和重組的方式實現了畫面的縱深感和三維實體空間的視覺效果,重新探討了繪畫中的透視關係與空間性,引起很多藏家的關注。
劍指以中國藏家為中心的亞洲收藏群體
雖然今年香港巴塞爾亞洲藝術家的作品佔到了一半以上,但對西方畫廊來説,揣測中國藏家口味,攜帶更符合中國藏家口味的作品才是關鍵。在細節部分,他們也下足功夫。不少西方畫廊都設有中文服務,方便中國觀眾的詢價;不少畫廊還印有中英文兩種語言的宣傳冊。
“中國人喜歡什麼樣的藝術品?”是西方畫廊一直想摸準的脈。前年華誼老總王中軍買下梵古的作品,馬雲去年現身香港巴塞爾的會場,今年的明星陣容因為有萊昂納多的現身,又為香港巴塞爾增色幾分。
《紐約時報》曾撰文指出,西方藝術品在中國賣不動的最大原因是它們在購買者中間的認知度低,這在年齡大的富翁中尤其明顯。如今這一現象悄然發生改變。亞洲藏家的整體格局移向中青年藏家,偏年輕化。他們往往受過良好的教育,對藝術的鑒賞與品位更容易與世界接軌。
e當代藝美術館館長徐文感到國外的一些畫廊越來越關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收藏群體快速壯大的現象。“西方畫廊是帶著期望來的,這一次他們為亞洲藏家帶來更有學術性更活躍的作品”。徐文分析,西方畫廊注意到,亞洲藏家在近些年成長迅速,他們中不少人對藝術史以及當代藝術都有深入研究,不像以前只知道畢加索、高更、莫奈,“跟過去信息相對封閉不同,現在大多數參展畫廊都會主動聯繫客戶,把一些好作品提前介紹給他們。”
“西方畫廊正在運用更複雜的方法考量帶什麼樣的展品來。”De Sarthe畫廊的負責人勞爾·雷寶説。該畫廊在藝博會開幕後的數小時內就完成了兩筆交易,分別是一幅趙無極1963年的紅色繪畫以及由馬思博創作的另一幅紅色的作品《一日內的一天》。勞爾·雷寶説:“中國觀眾喜歡紅色。這個顏色在他們的文化中代表很多吉祥的意義。”
除了畢加索、趙無極、安迪·沃霍爾、大衛·霍尼克、喬治·莫蘭迪等大師作品之外,一些正在崛起的,在美術館舉辦過展覽的知名藝術家同樣受亞洲藏家關注。比如日本的藝術家村上隆、韓國的李禹煥、鄭相和以及中國的汪建偉、李華生等等。
譬如Gmurzynska畫廊的展位主要由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和古巴藝術家維弗萊多·拉姆的作品所組成。畫廊總監馬蒂亞斯·拉斯托弗認為,這兩位藝術家對亞洲地區而言都有吸引力。波特羅的作品被不少印尼、馬來西亞以及中國的藏家收藏,並於2015年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展覽。
豪斯·沃斯畫廊的總監Neil Wenman説,今年來自亞洲地區的客戶較歐洲地區更多。“我們會跟許多亞洲的藏家保持聯繫,也和他們時常交流,關注藏家到底對什麼樣的作品感興趣。尤其這幾年我發現中國藏家對當代藝術的學術性、實驗性、視覺語言等各方認知變得越來越高級。”
來自世界各地的239間畫廊參展。圖為部分作品
給冷淡藝術品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去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似乎有些“愁雲慘霧”。今年3月11日,歐洲藝術博覽會公佈2016年全球藝術市場報告,稱2015年全球藝術市場的銷售額自2011年以來首次下跌7%,中國藝術品市場大幅下跌,總銷售減少23%,不到2011年巔峰時期成交額的一半,中國藝術市場總銷售額去年創7年新低,跌至全球第三位。
畫家薛揚就發現了在本屆巴塞爾中,架上作品的數量比往年增加,相比之下,裝置藝術和影像的作品數量減少,“大概與整個經濟形勢和市場有關。畫廊們紛紛選擇最穩妥的油畫、版畫作品等等,存在一種謹慎的心理。”
在全球藝術品交易陷入低迷之際,巴塞爾藝術展被業內人士寄予厚望。來自中外的畫廊希望世界各地的藏家能大手筆出手,刺激藝術品交易市場迅速“回暖”。
事實上,巴塞爾一開鑼的銷售成績就可以用“令人滿意”來評價。從3月22日開始,2016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就已經進入了沸沸颺颺的VIP預展,世界藏家們經過兩天的觀望都紛紛囊獲藏品。
離私人預展開始還不到一小時的時候,新晉奧斯卡影帝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包括鄧文迪在內的一行人在Sprüth Magers畫廊打量一幅喬治·康多的畫作。康多的另一幅畫作《在公園》在開幕一小時內就被一位第一次光顧這家畫廊的亞洲收藏家以13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作品則在VIP開幕前以150萬美金售出; Dominique Levy 畫廊表示,他們售出了一幅要價為190萬美元的魯道夫·斯丁格爾無題作品。
銷售報告顯示,中國台灣耿畫廊的一幅趙無極的三聯畫《24.11.80》以3000萬美元的高價賣出;白立方畫廊則以80萬英鎊售出達明安·赫斯特作品《上海》;香格納畫廊以85萬美元售出肖恩·斯庫利的《Battered Earth》;兩位中國藏家則各花了100萬美元從David Zwirner畫廊買下德國藝術家Neo Rauch的作品。
在普通人的概念裏,藝術品是資本的遊戲。巴塞爾是個秀場,更是個賣場。在不少人眼中,巴塞爾展出的作品價格很貴。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否定這一説法。她表示,“我們也有不那麼貴的東西,比如很多來自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其實不同的人群也能在展會裏面找到自己能負擔的作品。”
記者了解了一些專業觀眾和本土藝術家,他們表示,經典大師的作品價格高昂,常人難以負擔,但普通人可以關注,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後者價位相對比較親民,也有升值的潛力。
銷售成績的捷報不斷傳來,還包括並不願意向外界披露的交易價格。此前就有人調侃,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成交額一直是個謎。巴塞爾紅火的藝術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藝術品價格的“回溫”,到底這一股熱力能持續多久,還得看今年藝術品市場的走勢。(記者 尹春芳/文 齊潔爽/圖)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