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人斷層嚴重 57所高校將研培萬名從業者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31 16:05:14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雕漆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文化部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經過試點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培計劃,今年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此外,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習活動也從今年起調高了補助標準,補助金額從1萬元調整至2萬元。
57所高校將研培萬名非遺傳人或從業者
據文化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介紹,“我國目前1986位國家級非遺傳人中,70歲以上的佔到了50%以上,人才斷層嚴重,且口傳心授和家族傳承已經無法適應今天的傳承需求。”於是,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啟動實施了“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以非遺中覆蓋面最廣、最能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類項目為切入點,委託高校等相關單位組織研修、研習和培訓,幫助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提高傳統工藝設計、製作及衍生品的開發水準。這一計劃不僅針對傳承人,還將非遺領域大量普通從業者納入其中,同時依託高校的學術氛圍與人文環境,開拓傳承人的眼界。經過去年的試點後,文化部聯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通知》,並選擇了非遺保護工作基礎較好的57所高校作為2016年研培計劃首批參與高校。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內各院校將舉辦200期普及培訓班,培訓學員將達10000人次。今年3月6日起,新疆大學、四川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高校首期培訓班已經開班,天津美術學院、山西大學、江南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等高校也將陸續開班。與此同時,2015年度研修班成果展示也在陸續展開,其中中央美院舉辦了“中青年非遺傳人高級研修班”結業展,38位傳承人的成果涵蓋了木雕、玉雕、建築營造和剪紙四大門類。而清華美院也舉辦了研培計劃成果彙報展,集中展出41位學員的140套、300余件展品。未來5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將逐步擴大參與範圍,鼓勵更多高校和設計企業及相關單位參與。
景泰藍
傳習補助直接發至
傳承人個人賬戶
從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國家級非遺傳人開展傳習活動予以補助,補助標準是每人每年8000元,2011年提升至1萬元,而從今年開始,補助標準再次提升至2萬元。據介紹,這項補助主要用於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而非生活補助,用於解決傳承人在傳習活動中面臨的現實困難,提高傳承人積極性。中央直屬單位的傳承人補助由文化部一次性直接發放到傳承人個人賬戶,一些地方或採取這種方式,或分期下發,由省財政廳或文化廳直接發給傳承人個人。避免了以往資金週轉環節多,下達時間長的弊端,同時也避免發生無故剋扣的現象。此外,文化部也將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傳承人履職情況的監管,有的地區採取年底前提交工作報告、制定傳習任務、定期對傳承人傳習活動進行考核等方式督促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而未來在國家財力允許的時候,將進一步提高傳習活動的補助標準。據悉,日本對“人間國寶”的補助為每人每年17萬人民幣,韓國則是7.5萬人民幣。
牙雕
公益性基金可用於私人産權不可移動文物的維修
在此次例行發佈會上,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朱曉東還解讀了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一大亮點是建立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機制,借鑒了環保等領域的相關工作經驗,適應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此外,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明確提出要加強日常養護巡查和檢測保護,重視歲修,減少大修。提出研究制定文物保護補償辦法,緩解文物密集地區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同時提出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臺採取社會募集等方式籌措資金,解決私人産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資金問題的創新之舉。據朱曉東介紹,我國目前有2555個傳統村落,其中有不可移動文物1.1萬多處,這其中6600多個屬於私人産權民居,大致有4000多處的保護狀況普遍較差。對於這類文物,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沒有渠道投入,民間資本無法介入,而民居的所有者也拿不出錢維修。而在《意見》中,這類情況可以通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由財政部界定後可用到一部分被確定為國寶的單位中。鼓勵社會參與文物保護,《意見》提出對社會力量自願投入資金保護修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可依法依規在不改變所有權的前提下,給予一定期限的使用權。
文/本報記者 郭佳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新聞推薦
- 時政長鏡頭丨共“進”未來2024-11-04
- 中國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有望突破30億2024-11-04
- 第136屆廣交會:小産業贏得大市場2024-11-04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閉幕2024-11-04
- 發團金門!福建遊客:親切又神秘,期待2024-11-04
- “60後”臺胞秦巴腹地覓鄉愁 紮根40載心安即為家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