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延續800多年邛窯揭神秘面紗 經30多年考古發掘

曾延續800多年邛窯揭神秘面紗 經30多年考古發掘

(圖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邛窯考古發掘現場。

 

曾延續800多年邛窯揭神秘面紗 經30多年考古發掘

唐邛窯綠釉省油燈(圖據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當我們形容一個人精明、厲害、不好對付時,常會説:你可真不是省油的燈。省油燈到底長啥樣?産自哪?其實它就出自咱們成都邛崍的邛窯。

 

大詩人陸游這樣描述它: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評價邛窯瓷器:“沉睡上千年,一醒驚天下!”

 

這是一種在古籍中沒有任何記載的神秘瓷器。在很長的時間裏,它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裏,籍籍無名。

 

直到有一天,世人發現它令人驚嘆:造型生動、顏色鮮艷,集彩繪、雕塑、窯變于一身。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曾一語道破它的珍貴:“沉睡上千年,一醒驚天下”!

 

這就是邛窯瓷器。在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窯址中,位於成都邛崍市的邛窯是燒制時間最長、産品最豐富、造型紋飾也最美的民窯,這裡有著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大的龍窯。考古人員發現,邛窯瓷器燒造時代始於南朝,盛于唐,衰于宋,斷于元,前後延續了800多年。

 

1983年,四川省考古隊在十方堂邛窯遺址發掘,出土各種完殘器物10000余件。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窯遺址由國務院正式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為配合邛窯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邛崍市文物管理局聯合對邛窯十方堂遺址五號窯包西側開展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工作。

 

這段時隔近30年的考古調查,是否能夠進一步揭開邛窯神秘的面紗?

 

唐代建築群遺址 疑似祭祀窯神寺廟

 

十方堂,因附近有個村子叫十方堂而得名,正是此次考古隊發掘的重點。整個十方堂遺址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共13個窯包。

所謂窯包,就是丟棄的窯具、燒制的爐渣、廢品、碎瓷片堆積而成的山包。高的有十多米,低的也有六七米。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陶瓷研究室主任黃曉楓介紹,此次的發掘點位於十方堂5號窯包西北側,南面緊鄰5號窯包的唐代建築群,北距南河約20米,西距8號窯包約30米。本次發掘完成面積600平方米,清理出建築基址一處,作坊一處(含儲泥池4個,擋墻一道),宋代道路遺跡4處。出土瓷器小件1840件,瓷器標本逾300筐。

 

與一般的民間古窯作坊基址不同,5號窯包發掘的建築基址卻有著規整的臺基,鋪滿青磚,三開間兩進的柱礎十分明確,且用了紅砂石條作為建築周圍的圍合。經專家鑒定,這是一座唐代中期的基址。不但如此,基址中央還有一座臺式建築基址。由於基址下面還有更為早期的生産遺址,挖掘被迫中止。

 

專家們推測,這裡原先很有可能是一座唐代寺廟,用於祭祀窯神。後來在原有的基址上作為作坊繼續使用。此次考古確立完善了5號窯包古建築群從唐代到五代的遺址範圍,十方堂5號窯包考古資料得到補充收集,為邛窯大遺址保護與展示提供了更充分的證據。

 

高端“邛三彩”

 

燒制溫度比唐三彩高400℃

 

雖然沒有挖到底,但出土的文物已經足夠讓人嘆為觀止。

 

從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邛窯瓷器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紋飾造型生動、釉色豐富多彩、鮮艷奪目,胎質緊致細密。集雕塑、彩繪、窯變于一身。既有雕塑手法做出的各類人俑形象(胡商俑、武士俑、侍女俑等),精緻生動,富有藝術表現力和裝飾性;也有碗壺杯盤、花瓶、香爐等實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儲盛用具、玩具等,深入生活方方面面的細節,反映了古代經濟生活、文化生活。

 

此外,邛窯的彩繪裝飾十分普遍,釉色豐富鮮艷。從隋帶開始,邛窯已先後創造發明瞭釉下點彩、斑彩和黑、褐、綠三色高溫彩繪瓷、到了唐代,邛窯原有的黑、褐、綠三彩更新為黃綠褐藍等多種顏色為基調的彩繪,又稱“邛三彩”。從以往的資料圖片可以看到,邛窯的三彩器造型優美工整,胎皮輕薄。黃曉楓介紹説,這是採用了模印技術,即趁陶模胎尚未全幹時,用印模在上面列印出一個個紋飾,十分方便。

 

從外形上看,邛三彩與唐代著名的“唐三彩”有些相似,但邛三彩屬於瓷器,胎釉更為緊致細密,燒制的溫度更高,為一千二百多℃,而唐三彩屬於陶器,燒制的溫度僅為八百至一千℃左右。因為唐三彩多是用於陪葬的墓葬人俑,對於溫度要求並不高。而邛三彩主要是實用的小型器皿,以精細見長,追求生活實用性,因此需要高溫,使得胎釉結合緊密,釉面不易脫落。

 

上世紀80年代,邛窯出土了一個印有明確年代、寫明“官窯器”的邛三彩官樣器。由此可以説明,“邛三彩”是本土瓷器的高端産品,主要是供古代宮廷、上流社會等使用。

 

發明“省油燈”四川先民早就懂得節能降耗

 

邛窯的一些産品,還表現了先民們“節能降耗”的智慧,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享譽中外的“省油燈”。

 

在四川省博物院陶瓷展廳邛窯陶瓷系列展櫃裏,靜靜擺放著一盞邛窯省油燈。這件古樸、大氣、精美的邛窯陶瓷,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雖然邛窯未見於史書記載,但是關於省油燈的記述卻非常多。曾在成都生活7年的宋代詩人陸游曾描述過這種小小的燈盞“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即把燈芯及油置於燈盞表面的內凹處,然後注清水于與夾層相通的小孔中。在孔中加入冷水,目的是降低油麵溫度,避免油經加熱後迅速蒸發。

 

邛窯生産的省油燈盞在唐宋風靡一時。當時的讀書人貧寒清苦,常常挑燈夜讀,而邛窯省油燈的創造為讀書人提供了方便。那麼,省油效果究竟如何呢?

 

1983年8月,四川大學古陶瓷學者陳德富教授對邛窯省油燈盞的省油效果進行了科學測試,省油可達20%—30%(型制不同,省油效果不一),夏季比冬季尤為明顯。

 

最新進展

 

邛窯遺址公園 預計年底開放

 

在此次考古發掘中,研究人員在探方內發現了有5-6個直徑3米、深2米的大坑。

 

據周圍居民介紹,邛窯發現于上世紀30年代,當時遭到了軍閥的瘋狂盜掘。1935—1936年間,軍閥唐式遵縱令軍民對邛窯遺址進行大肆亂挖、亂掘,出土的完整瓷器按件賣,破碎的瓷片按斤兩稱,大量陶瓷文物流失海內外。直到現在也可以看到,唐式遵公館用了大量邛三彩的瓷片作為裝飾。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護文物,還原展示古代邛窯生産過程,窯物、作坊等,當地計劃將邛窯遺址打造成邛窯遺址公園。佔地283.5畝,預計今年內初步向外界開放。公園將形成“一個景觀中心,兩個展示重點,多向景觀視廊,多個景觀節點”的景觀結構。

 

其中8號窯包是景觀中心,已經考古發掘過的1號和5號遺址則作為重點展示遺址點。1號窯包大棚是邛窯遺址最核心的展陳地,展示邛窯制瓷工藝和技術。5號遺址的煉鉛池、拉坯坑等也將蓋大棚進行展示。這處唐代建築遺址以及五代作坊遺址,將以表面散佈的瓷片、制瓷工具等歷史遺跡,讓公眾得以一窺邛窯的體量和規模。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