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婦好墓出土文物將在首博展出 共411組件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07 16:03:20 | 來源: 法制晚報 |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擺放文物 供圖/首都博物館
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穎彥)西漢海昏侯劉賀在首都博物館與大家“見面”不足一週,一位歷史上神秘卻大名鼎鼎的女將也緊隨其後“來到”首博,她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女軍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婦好。
明天,《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週年特展》將在首博拉開序幕,411組件婦好墓出土文物將向大家展現一位偉大女性的傳奇人生,也將3000多年前殷墟古都和商代文明的一個側影呈現在首都觀眾眼前。
2月29日,展出的411組件婦好墓出土文物從安陽東站“啟程”,現已全部到達首博。目前,首博已基本完成展廳布展。昨天,記者在展廳看到,戴著白手套的工作人員把“萌寵”婦好鸮尊放進展櫃,此外,圈足銅盉、銅爵、銅觚等青銅重器均一一到位。
記者了解到,本次上展的文物包括青銅器、玉石寶石、骨器、陶器4大類。本次展覽包括“她是誰”、“她的時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禮”等6個部分,從不同的側面,向觀眾展示婦好傳奇一生的三個角色:“一國之後”的社會角色、“王子公主之母”的家庭角色和“巾幗英雄”的歷史角色。“展覽將揭示一位女性平凡與不平凡的兩面,彰顯對女性社會責任、家庭倫理、歷史貢獻的特別關注。”相關負責人説。
連結
生活在西元前12世紀上半葉的婦好是殷商中期商王武丁之妻,與眾不同的是,這位王后不以處理王族家務著稱,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軍事統帥。
作為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婦好墓出土了多達1928件隨葬器物,包括4面銅鏡、4件銅鉞以及130件青銅兵器,還有以一對司母辛大方鼎為首的200余件青銅禮器、15種共156件酒器、玉器佩飾、海貝、各色寶石製品以及各種陶器、石器、海螺等。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件重達8.5公斤的龍紋銅鉞和一件9公斤重的虎紋銅鉞。據考證,銅鉞在商代是王權和軍權的象徵。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