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再談東北振興 “兩會”時間東三省喜獲強心劑

習近平再談東北振興 “兩會”時間東三省喜獲強心劑

 

7日上午,習近平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提到“要抓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各項政策的落實”,為東三省發展再注強心劑。

 

近兩年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壓力加大,經濟數據有些“冷”。全國“兩會”時間進行到第5日,傳遞出有關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多方關注和利好。

 

遼寧、黑龍江、吉林代表團團組會和開放日活動中,代表們對振興東北有信心、有實招,展現出東北振興的未來空間。

 

習近平:我一直關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

 

7日上午參加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談到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他強調説,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我一直關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2013年8月在遼寧考察時的這句話,透著總書記濃濃的東北情。他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一直高度關注,傾注心力。

 

2013年3月6日,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後的第一個春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來到遼寧代表團,與代表們共話振興發展大計。“要進一步做好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總書記的囑託,讓代表們備受鼓舞。

 

2013年8月,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指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要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産業發展新格局,為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增添原動力。

 

2015年3月9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提到,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

 

2015年7月,在長春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近平就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出了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會議再次強調,抓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要在4個方面著力。

 

2016年3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上刊文披露了2016年新一輪東北振興的六大工作安排。同樣是在2日,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答記者問時表示,全國政協今年已經將“‘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列為重點協商議題”。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

 

黨和國家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再次提振東北三省發展信心。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方向明、思路清。

 

遼寧:攻堅克難抓落實,時不我待搶機遇

 

遼寧作為曾經的共和國“工業長子”,也被稱為“遼老大”。然而2015年3%的GDP增速,創了遼寧省23年來最低和2015年全國倒數第一的記錄。有媒體稱之為“斷崖式下滑”。在5日下午召開的遼寧省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反駁了“斷崖式下滑”的説法。

 

“當前遼寧發展面臨的困難主要有轉型發展、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問題,也有我們自身的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問題。”李希介紹道。

 

雖然經濟數據有所下滑,但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政府民生支出依然保持增長。“2015年遼寧儘管經濟增速墊底,但就業增長了,同時社會保障佔財政支出達75%以上。”李希介紹。此外,2015年,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87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而且,科技創新力度加大,一批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製造自主化取得突破。

 

“我們要攻堅克難抓落實,時不我待搶機遇。”李希表示:“再用10年左右的時間,東北經濟要走在全國的前面,要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基地和技術創新研發基地。”

 

6日,遼寧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陳求發表示,要進一步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輕工業,培育多點支撐的産業格局,促進三次産業共同發力。要從生産端入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要積極爭取國家部委、央企的支持,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政策措施、重大項目在遼寧精準落地,為振興發展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黑龍江:向4個領域要新的發展動力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供給側改革攻堅之年”,5日下午,黑龍江省代表團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王憲魁提出,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改革開放,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同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6日上午,黑龍江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坦言“黑龍江的確遇到了非常嚴峻的挑戰。”究其原因,他認為是傳統經濟結構導致了畸形的發展。

 

針對黑龍江如何轉型的問題,陸昊認為,要貫徹中央精神,準確把握省情,尊重經濟客觀規律,而至關重要的是發展動能轉換。他表示:“我們要向4個領域要新的發展動力,一是市場化改革,要從最薄弱的地方下手,強化行銷;二是創新驅動,既要新技術也要新商業模式;三是人才戰略,搭建舞臺,優化環境留住人才;四是提高供給側市場的主體競爭力。”

 

陸昊介紹,轉型要在國內有需求增長空間以及黑龍江有供給優勢的領域下手,“一是我們要很好地把握高品質食品、乳製品與畜牧産品,這個我們有供給優勢,有非常強的積蓄能量可以轉化為新的動能;二是旅遊養老健康産業;三是戰略性新興産業,黑龍江在部分領域有供給優勢。”

 

吉林:用2到3年落實“去産能”

 

“創新者生,沒有創新者死。”6日下午,在吉林代表團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表示,“吉林雖然不像北京、上海等地區一樣具備雄厚的創新條件,但是可以在創新的路徑選擇上走出一條差異化和跨越式發展的道路。”

 

巴音朝魯指出,在每一萬人中擁有科學家、工程師的人數排名中,吉林排在全國第六位,必須在創新中發揮吉林省科研院所的作用。此外,要發揮企業家的主體作用,激發企業家的創新激情和動力。同時,要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吉林創業。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就吉林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他指出,吉林省要用兩到三年之間,對去産能的措施進行落實。而去産能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嚴格準入新增産能,要在新增産能的準入上提高門檻;第二件事是要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第三件事是要有序退出過剩産能,要對“僵屍企業”進行出清。(記者趙艷紅 陳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