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不景氣市民手頭緊 清明節購買祭品精明消費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05 10:29:2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今年香港經濟下滑,有市民表示,購買清明祭品時會“勒住荷包”精明消費。 圖自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4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清明節期間,香港多處墳場和骨灰壇場都涌現掃墓人流。有市民表示,近年祭品價格上漲,衣包、金豬統統都貴,加上香港經濟下滑,購買祭品時都會“勒住荷包”審慎消費。鄰近墳場的花店負責人更苦訴生意艱難,市民手緊,精打細算,估計今年生意額會大跌兩成。
清明節長假期開始,大批市民昨日前往各處墳場和骨灰壇場掃墓,香港運輸署在多個地方實施交通管制。在多處封路的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早上11時許開始出現人流,惟未見擠擁,由於天陰清涼,不少市民沿連城道及歌連臣角道步行上山,當中不乏手提多個衣包和金豬的大戶人家,但更多人只帶備小籃祭品和鮮花一束,相當簡潔。
有市民反映,今年經濟不景,影響祭品消費。與姐姐一同上山掃墓的市民吳小姐表示,今年買了五個衣包奉獻給父母等先人,合共200多元(港元,下同),與去年使費相若。她抱怨祭品連年加價,“印象中每逢清明、重陽都會加5元”,同款衣包價錢由50元至65元不等,差價多達15元;而金豬亦有漲價,由兩年前500多元加到今年600多元。她指出,香港目前經濟下滑,祭品消費會貨比三家才購買。
與妻子前來拜祭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李先生則表示,自己本身是基督徒,先人亦是佛教徒,因此只以鮮花祭拜。他承認,香港經濟轉差對消費習慣有輕微影響,由於今年花價上升,每束約售50多元,他只買了三束花作獻祭。
不過,也有人無懼加價和經濟不景氣。市民張伯表示,今年在祭品上總共約花費600多元,主要是購買傳統衣包,也有較新潮産品如智慧電話。他指出,祭品是對先人的心意,自己家庭收入穩定,不會減省祭品消費。
柴灣墳場附近成發鮮花負責人黎先生形容,今年市道慘淡,市民消費異常審慎,由於來貨成本增加近一倍,花店被逼小幅加價,加上同行劈價做爛市,不少市民只酌量買10多元小束鮮花。他估計今年生意會跌20%。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