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不景氣市民手頭緊 清明節購買祭品精明消費
|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05 10:29:2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今年香港經濟下滑,有市民表示,購買清明祭品時會“勒住荷包”精明消費。 圖自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4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清明節期間,香港多處墳場和骨灰壇場都涌現掃墓人流。有市民表示,近年祭品價格上漲,衣包、金豬統統都貴,加上香港經濟下滑,購買祭品時都會“勒住荷包”審慎消費。鄰近墳場的花店負責人更苦訴生意艱難,市民手緊,精打細算,估計今年生意額會大跌兩成。
清明節長假期開始,大批市民昨日前往各處墳場和骨灰壇場掃墓,香港運輸署在多個地方實施交通管制。在多處封路的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早上11時許開始出現人流,惟未見擠擁,由於天陰清涼,不少市民沿連城道及歌連臣角道步行上山,當中不乏手提多個衣包和金豬的大戶人家,但更多人只帶備小籃祭品和鮮花一束,相當簡潔。
有市民反映,今年經濟不景,影響祭品消費。與姐姐一同上山掃墓的市民吳小姐表示,今年買了五個衣包奉獻給父母等先人,合共200多元(港元,下同),與去年使費相若。她抱怨祭品連年加價,“印象中每逢清明、重陽都會加5元”,同款衣包價錢由50元至65元不等,差價多達15元;而金豬亦有漲價,由兩年前500多元加到今年600多元。她指出,香港目前經濟下滑,祭品消費會貨比三家才購買。
與妻子前來拜祭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李先生則表示,自己本身是基督徒,先人亦是佛教徒,因此只以鮮花祭拜。他承認,香港經濟轉差對消費習慣有輕微影響,由於今年花價上升,每束約售50多元,他只買了三束花作獻祭。
不過,也有人無懼加價和經濟不景氣。市民張伯表示,今年在祭品上總共約花費600多元,主要是購買傳統衣包,也有較新潮産品如智慧電話。他指出,祭品是對先人的心意,自己家庭收入穩定,不會減省祭品消費。
柴灣墳場附近成發鮮花負責人黎先生形容,今年市道慘淡,市民消費異常審慎,由於來貨成本增加近一倍,花店被逼小幅加價,加上同行劈價做爛市,不少市民只酌量買10多元小束鮮花。他估計今年生意會跌20%。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