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幣大漲 專家:正視匯率波動性 勿盲目跟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1-06 10:20:46 | 來源: 人民日報 |
資料圖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9307,較前一交易日大幅升值219個基點。近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迎來大漲,5日午後連續升破6.85、6.8關口。
在岸、離岸人民幣均出現上調,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一方面,美元指數在連續衝高的情況下近日也出現回落,因此帶動了非美貨幣上漲;另一方面,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存款利率和隔夜拆借利率都遠遠高於同期美元利率,利差的存在使得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大幅增加,做空力量的減少也會有助於形成人民幣升值走勢。
此外,近日外匯局表示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重申個人購匯使用限制,強化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規違法行為,溫彬認為,這也有利於改變市場預期,防範投機性跨境資金流動,促進人民幣企穩回升。
離岸人民幣近日的表現也説明匯率漲跌是正常現象。“影響匯率變化最根本的還是要看宏觀經濟狀況,從我國的經濟增長走勢和貿易投資數據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動比過去更明顯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的結果,企業和個人應當正視這種波動性。個人換匯要根據自身需求,不宜盲目跟風。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溫彬認為,在日間交易方面,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在中間價基礎上的上下波動區間是2%,從每日交易量來看很少有觸及上下限的情況,因此2%的區間是夠用的,下一階段進一步放開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區間不是主要方面,而應增加人民幣對美元的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彈性。當前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除了考慮上一日收盤價,還要參考對一籃子匯率的變化。近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佈調整CFETS貨幣籃子構成,新增11種2016年掛牌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CFETS籃子貨幣數量由13種變為24種,溫彬認為這既有利於保持指數走勢的穩定,也有利於實現人民幣匯率穩定。
關於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走勢,溫彬認為,這主要取決於全球經濟體增長情況及各主要經濟體央行政策走向等。當然,要實現人民幣匯率的均衡水準,也需要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王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