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國民黨最需年輕心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1-13 15:50:3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台灣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廖義銘的評論文章説,以國民黨現今內憂外患的局面,更多年輕有活力的政治新秀願意投入黨務工作,對國民黨的發展自是重要的強心劑。
評論指出,國民黨在2016年選舉慘敗後,淪為在野黨,且似乎成為代表台灣北部地區及特定族群的地方小黨。民進黨執政至今,內政績效不彰,兩岸不平靜,各界都希望在野黨能有所作為。
評論説,這次國民黨主席的選舉,不再像過去一人臺上參選、眾人台下訕笑的情況,除了現任主席洪秀柱之外,郝龍斌、吳敦義已出面競選,而更年輕的台北農産公司總經理韓國瑜也決定參選,讓這四面楚歌的政黨出現了新的活力。
評論直言,國民黨這個從威權政治中長大,並從中取得龐大利益的政黨,要在網絡社會中進行徹底的體質改造,來適應當前社會多元、多變的政治現實,需要有更新、更跟得上社會脈動的領導思維。依歷史經驗,承平安逸的歲月,可以由老成持重者來守成;但內憂外患的情勢裏,便需要大開大闔者的領導。以國民黨現今內憂外患的局面,更多年輕有活力的政治新秀願意投入黨務工作,對國民黨的發展自是重要的強心劑。
評論指出,但新的領導思維和活力心態並非以年紀來區分。年輕心態最重要的特質是勇於嘗試與冒險。勇於嘗試用新的作法、用新的人事、用新的權力符號來進行改革,然後用新的價值體系,來承擔失敗的風險與責任。
評論説,政黨的核心功能在於政治人才的培育與選拔,只有年輕心態的領導者才能挑戰國民黨傳統的制度,幫新一代的政治人才鋪路。
評論最後説,期望國民黨有更多年輕政治人才願意出面扛重任,黨內能大膽拋開傳統政治人物顧全官位的算計公式,而採用新式、更符合政治實戰需要的戰略邏輯,改造國民黨。(廖義銘,作者係台灣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新聞推薦
- 哪些國家能免簽來中國?最全列表一起看2025-08-05
- 福建向金門供水七週年 累計供水逾4300萬噸2025-08-05
- 中國駐法使館舉行法國友人捐贈抗戰歷史照片交接儀式2025-08-05
- 美將向部分簽證申請者收取最高1.5萬美元保證金2025-08-05
- 兩岸信眾共祭清水祖師 閩南歌聲架起心靈之橋2025-08-05
- 堅持高品質發展 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