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去中國化”鬧劇該休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2-20 09:35:2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眾所週知,民進黨至今還保留著“台獨”標簽,這樣的政黨在台灣登上了執政舞臺,“去中國化”也就不言而喻成了它的另一個撕不掉的標簽。
從島內第一次政黨輪替,也就是2000年陳水扁當上台灣地區領導人開始,“去中國化”就加快了腳步。去年,隨著民進黨第二次上臺執政,島內各種“去中”動作又展開了風起雲湧之勢,蔡英文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馬英九時期的“課綱微調”進行了廢止,也就是禁止從課本上為“去中國化”撥亂反正。
在民進黨第二次登上台灣政治權力中心的將近一年中,我們看到台北故宮南院成龍贈送的十二生肖獸首被予以移除;我們看到民進黨從“不當黨産條例”到“不當黨産委員會”的設立,開始了清剿國民黨的行動;我們看到,蔡英文任命“台獨”人士擔任“文化部長”、“教育部長”;我們還看到:她向原住民道歉打造“台獨史觀”、禁止大陸及港澳學者閱覽台灣“國史館”資料……
去年520以來,我們看到了民進黨當局太多“去中國化”的行徑,這其中就包括種種“去蔣化”、“去孫化”事件,最著名的就是最近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提出“新”台幣設計運動,試圖將現在島內使用的鈔票、硬幣上的孫中山、蔣介石圖像換掉。此言一齣,立即引發各界痛批意識形態作祟,“不搞經濟搞台幣”。因為説白了,這個所謂的“新”台幣設計運動,不就是要把關於國民黨、關於“中國”的有關印記都去掉嗎?
所以,所謂的“新”台幣設計運動,説到底還是民進黨已經玩了N多年也沒玩膩的“去中國化”把戲而已。但島內媒體已經開始呼籲:新春伊始,蔡英文當局應該要設計讓台灣民眾的口袋和錢包飽飽才是第一要務,不然每兩年的台灣各種選舉口號一堆,但最終政治人物得到了權位,苦的卻是黎民百姓!(中國台灣網網友:肖曼)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