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推進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抓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2-28 11:08:17 | 來源: 新華網 |
“一帶一路”的合作架構改變了以往西方主導的、中心-邊緣的分工體系。
當前,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全球化該何去何從?“一帶一路”倡議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與80年代興起的、西方新自由主義主導的全球化理念不同,中國倡導的是一種新型的全球化,即更加開放、均衡、包容、普惠的全球化。讓全球化的成果更多地造福百姓、造福發展中國家,讓百姓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中國推進新型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抓手。
“一帶一路”倡議經營的是歐亞大舞臺、世界大格局,使不同地區實現互聯互通、經濟聯繫更加緊密。那麼,“一帶一路”倡議如何推動新型全球化的發展呢?
首先,“一帶一路”是海陸聯通的大格局。原來的全球化是海洋性的全球化,90%的貿易都是通過海洋進行運輸。“一帶一路”一個是帶,一個是路,聯通海陸與一體。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作為“一帶一路”六大走廊之一,中巴經濟走廊把“世界島”的中心和“世界洋”的中心聯結在一起,打通了巴基斯坦沿海地區和北部比較落後地區,同時也改變了全球經濟的南北佈局,有利於削減貧富差距,讓全球化更加均衡、普惠,讓百姓更多獲益,共同致富。
其次,“一帶一路”平等、開放的合作架構改變了以往西方主導的、中心-邊緣的分工體系。西方的一些跨國公司把整個世界變成它的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便宜的原材料、勞動力、資源,但獲得的利潤比較薄弱,大部分利潤被這些跨國公司攫取了,這是一種依附性發展。例如非洲就長期處於這樣一種分工體系的邊緣。“一帶一路”構建的是一種平等參與、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構,倡導南南合作,改變了原來中心-邊緣的分工體系。
第三,“一帶一路”倡導促進文明的共同復興。原來的全球化倡導的是一種西方的強勢文明,所謂“歷史的終結”,所謂“世界是平的”,凸顯出文明的優越性和對所謂野蠻地區的征服,體現的是西方的話語霸權。而今,“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在削減貧富差距、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促進文明的共同復興、共同繁榮、共同創新,超越了原來全球化趨勢下西方文明的擴張理念。
此外,“一帶一路”通過區域合作推動了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相輔相成的,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正是通過區域合作,推動一個更大範圍的洲際之間的合作,通過洲際合作推動整個全球的合作。“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六大經濟走廊進行的是一種産業鏈的佈局,通過不斷延伸拓展到全球,把整個世界放在一個新型的全球産業鏈、新型的工業和城鎮化佈局當中來。這超越了原來地區一體化與全球化衝突和對抗的局面,把不同地區進行互聯互通,如同中巴經濟走廊,不僅把這兩大地區匯集到一起,還會拓展到印度洋,延伸至波斯灣、歐洲,所以這是真正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的區域融合和全球化的佈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