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委員:發展光伏産業 破解大氣污染之困

面對當前日益嚴重的環境和大氣污染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其提案中建議,加快光伏産業發展,從根本上破解大氣污染之困。

 

劉漢元説,對於大氣污染的形成原因,或許有不同觀點,但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無疑是主因。無論是散煤燃燒還是相對清潔的燃煤發電,都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而這正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成分。目前,煤炭佔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國燃燒,成為廢氣和粉塵的主要來源之一。此外,2016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85億輛,尾氣的排放也進一步加重了空氣品質的惡化。因此,無論是關停工廠,還是限行車輛,只能是治標,真正要解決大氣污染問題,根本途徑是改變當前我國的能源消費方式,加快推動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發展。

 

目前,我國光伏産業已從十多年前的兩頭在外,快速發展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從90%以上産品出口歐盟,到目前國內安裝應用超過三分之一,技術的不斷進步、規模的不斷擴大、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使光伏發電單位裝機成本持續降低,目前每千瓦的建設成本已下降到5000元至7000元,三五年內可望降到3000元至5000元,由此推動我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第一大國。

 

劉漢元説,積極支持並大力扶持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産業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應當抓緊推動實現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産清潔化,在此過程中,還將催生對儲能應用、智慧電網的需求。

 

粗略測算,如果我國三五年內實現能源消費增長的再生清潔化供應,二三十年時間內實現部分到大部分化石能源的替代,將會形成近百萬億的新興産業規模。這一方面會推動我國經濟適度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將有效解決我國資源和環境發展的不可持續問題,徹底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劉漢元説,當前我國光伏行業從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産,再到下游的光伏發電,都是全額全稅徵收。高額的稅費已經嚴重抑制了整個光伏産業的健康發展,建議清理並改革不合理的稅制,減免光伏行業的全部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