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評:民生的兩岸 百姓的兩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3-05 15:17:0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從今天開始,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正式在北京登場。有媒體感性地寫道: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叫“兩會”;有一種熱切的期待,叫“兩會”。這如春風撲面般溫暖的話,令人感受到的,正是我們這個國度對於“一年之計在於春,國計民生看兩會”的熱情。
提到全國兩會,“民生”是永恒的主題。
在2017年這個“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之年,在這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百姓的生活將會得到哪些改善?環境治理會更有成效嗎?收入分配會更加公平嗎?社會保障會更加全面嗎?反腐倡廉力度會繼續加大嗎?
中國台灣網的網友們,一定會更加關注:民進黨重新上臺後首次召開的全國兩會,大陸涉臺表述會釋出什麼新的訊息?會怎樣引領這一年的兩岸局勢?兩岸的和平發展還有希望嗎?
台灣各界,則仍然繼續保持著關注全國兩會的傳統。工商團體和島內主流媒體紛紛表示,非常樂見也十分期待本次兩會能出臺更多穩增長促發展的具體政策,因為“只有大陸經濟好了,台灣經濟才能走出陰霾”;台灣“中央社”期待無論島內政局如何變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要因此停滯或倒退;台灣《工商時報》期盼兩會呈現積極的對臺經貿政策表述;很多臺商期待兩會政策能讓兩岸産業聯手應對國際經濟震蕩。
説到底,無論海峽兩岸的哪一邊,百姓最關心最期盼的,始終都是“民生”二字。所謂“民者,萬世之本也”。兩岸民眾關注的,都記在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心裏。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各界別,他們肩負百姓的重托,他們將在全國兩會上傳遞民聲、建言獻策、共商國是。以民革界別來説,其今年擬報送的提案中有5件涉臺,包括“互聯網+”、兩岸醫療衛生、兩岸社會企業合作等方面,這些提案在深入調研階段都邀請了台灣青年創業者與台灣學生參與,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還記得今年1月初,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提出讓台灣同胞在大陸獲得更多便利,當時即有台灣媒體欣喜的指出“臺胞將在大陸取得‘準國民待遇’”。對於台灣同胞關心的問題,大陸始終未忘記那句“為廣大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的承諾,在全國兩會的平臺上,這一承諾當然還會繼續踐行。
至於臺海局勢,過去8年的兩岸和平發展,已于去年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後陷入僵局。民進黨當局妄想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情況下與大陸展開互動,根本不會有任何結果。大陸怎麼可能會在“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有任何的模糊與鬆動呢?大陸的立場簡單、明確、堅定,任何政黨、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2017年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必將更加複雜、更加嚴峻。大陸會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九二共識”,會繼續堅定地反對和遏制“台獨”,也會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無論國際情勢怎麼變,無論台灣政壇怎麼變,大陸的底線都不會變,因為這是民之所願。
作為2017年開春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國兩會承載著13億中國人民的期盼。民進黨當局與其想從這場會議中窺探出什麼端倪,還不如自己冷靜下來,務實客觀地分析當前的兩岸與國際情勢,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畢竟,台灣經濟復蘇、人民生計無憂,才是當前台灣百姓的“民之所盼”。執政者若不能圍繞民生民心施政,不是很奇怪嗎?(中國台灣網首席評論員:趙靜)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
- 聯大第2758號決議系列答問(一)2025-04-24
- 廈門集美出臺“聚賢新政”吸引台灣人才政策速遞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