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成兩岸經濟互惠雙贏催化劑

3月6日,記者從寧波檢驗檢疫局獲悉,自2011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正式實施以來,截至2017年2月,寧波檢驗檢疫局共簽發ECFA優惠原産地證書7585份,涉及貨值2.36億美元,累計幫助浙江寧波地區出口企業獲得關稅減免優惠達1180萬美元,為擴大寧波地區企業對臺出口鋪平了道路。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是一份旨在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的框架性協議。2013年,協議項下的産品進行了第3次降稅,至此,清單中大陸輸往台灣的267項産品和台灣輸往大陸的539項産品全部實現了零關稅。

 

寧波歷來是大陸主要對台貿易口岸之一,特別是2011年ECFA全面實施以來,寧波對臺小額貿易發展迅猛,ECFA證書籤證量節節攀升,“ECFA紅利”不斷顯現,成為兩岸經濟互惠雙贏的“催化劑”。

 

據悉,ECFA實施6年來,主要簽證商品涉及機械器具、電氣設備及零件、車輛零件、金屬製品、化工品、紡織品等。2016年是ECFA正式實施的第6週年,寧波檢驗檢疫局全年共簽發ECFA優惠原産地證書1476份,簽證金額達到4543.78萬美元,簽證量與2015年同期相比增長7.35%。

 

簽證量日益增長的趨勢意味著寧波與台灣地區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了ECFA帶來的關稅優惠。

 

“別小看這證書,通過它,我們的台灣客戶可以享受5%的稅收減免,這相當於送了他們一個大紅包!”象山百斯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申報員小蔣拿著寧波檢驗檢疫局簽發的兩份ECFA原産地證書興奮地説道。

 

隨著中國自貿區戰略以及“一帶一路”願景的穩步推進,ECFA將步入下一個“6年發展期”。而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往來的不斷深入,企業或可迎來更多商機。

 

為保證ECFA貨物順利通關,寧波檢驗檢疫局充分利用微信平臺、QQ群、發放原産地證宣傳冊等各種方式,加強推廣ECFA原産地證,引進“風險管理”、“誠信管理”、和“分類管理”的簽證管理模式,實施動態管理,加快簽證速度。(完)中新網寧波3月6日電(記者 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