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真的落寞了 臺籍委員陳俊驄不甘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3-07 15:17:0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陳俊驄。(中國台灣網 吳曉寒 攝)
中國台灣網3月7日北京訊(記者 吳曉寒) 情人節永遠比七夕節更熱鬧、年輕人追明星的總比聽戲曲的多,在舶來思潮的包圍下,當傳統節日不再受重視、傳統文化不再被追捧,我們該如何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中國文化中一些傳統的精髓正在慢慢流失”,臺籍全國政協委員陳俊驄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看到周邊像日本、越南等國家,全民都在自覺、自然地熱熱鬧鬧慶祝各種傳統節日,還穿起自己民族的服飾,反觀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卻只崇尚過洋節,他既痛心疾首又惋惜無奈。年輕人談論起當紅的“小鮮肉”、“小花旦”如數家珍且激情澎湃,面對傳統戲曲藝術家們卻是“一臉方”。陳俊驄直言,“這種現象真的很不好”。他加重語氣説,“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究竟傳統文化我們該怎麼傳承?中華文化去哪了?沒了!”陳俊驄這一連串激動的發問也在不停的敲擊著聽者的心,發人深省。
談及台灣在弘揚傳統文化上做出的努力,陳俊驄説,“在這方面台灣就做的很好,去過那兒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同感”。他表示,台灣家庭很重視傳統節日,台灣年輕人也很清楚這些節日應該有怎樣的習俗、何種意義,“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跟家人一起參加各種活動都跟此有關,有了這種體驗,他自然就會做,再傳承給下一代”。不僅如此,陳俊驄還舉例説台灣年輕人到寺廟去,能講的上相關的教義、教規;有老人逝世,也會知道該做怎樣的事情。“我們大陸的青年在這塊就比較欠缺”,他表示,有些東西不只是書本上或學校教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很多文化方面的培養需要言傳身教。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審美,這樣他們才會認識到自己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這一點真的值得向台灣借鑒”。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戲曲,像京劇、豫劇,台灣也有歌仔戲”,陳俊驄説,以前家喻戶曉的傳統文化,現在卻在逐漸落寞。年輕人基本不喜歡,只有老一輩還在掛念著。“我們自己的文化不去弘揚,卻受到很多外國人的喜愛”,他費解的説,“你到麗江去看看,都是外國人在聽麗江古樂,我們自己反而不重視”,這個説“哎呀貴啊”,那個説,“敲來敲去有什麼意思,還不如聽一場演唱會”。陳俊驄很認真的表示,這些正在被大家慢慢遺忘的藝術可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迫切需要被搶救。
對於文化傳承而言,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是一個重要載體。陳俊驄説,台灣在文創方面比大陸起步早,有經驗又有優勢,而大陸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和機會。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兩岸可以相互借鑒,相互推進,實現互補共贏。他鼓勵台灣同胞要抓住機遇,多來大陸看一看,“特別是年輕的一代,要看清形勢,不要被一少部分的‘台獨’分子所影響,失去這樣一個大好的發展機會,那就太可惜了”。
“不要再分你的、我的”,陳俊驄感慨地説,兩岸一家親,弘揚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