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臺式民主”並沒有給台灣帶來善治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的1年多,台灣當局的“孽障很重”,台灣民眾的“戾氣很大”,動不動開始“掀桌”,對立方組織街頭抗議成為台灣的常態。

 

對於這種現狀,台灣公共管理專業教授往往從專業角度而言,認為政府尤其是文官是解決的良方。筆者認為,當前台灣治理面臨的情況,是“臺式民主”帶來的困境,民主赤字影響了行政能力。所謂民主赤字,是指當局的政治治理與民意相差巨大,即高層管理者所構建的上層建築得不到民主的支持。這也是部分台灣民眾懷戀威權時期台灣治理效率的原因。

 

對於“臺式民主”,有台灣政治學者認為台灣民主制度的運行沒有帶來善治,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台灣民主赤字的迷失。2000年以來台灣社會經歷了三次政黨輪替,藍綠惡鬥成為台灣社會的基本政治形態,如果説兩黨制是制衡政治的設計,是為了避免權力壟斷並享受善治之利,那麼從台灣社會運行的形態看,確實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台灣,國民黨、民進黨雙方治理效果都不顯現,也沒有形成健康的兩黨政治形態,政黨輪替之後,搶佔資源、分配資源成為主要形態,而不是進行大政方針的調整來促進發展。從蔡當局上臺的表現看,5大政見當中,也只有社會資源分配有進展,從策略而言,在經濟低迷時期進行分配改革是非常得不償失的,因為對某些群體增加福利,都意味著另外部分群體利益的受損,處於“零和博弈”狀態。

 

2016年下半年以來,台灣社會對立情緒在網絡蔓延,蔡當局政策不斷出錯,而主要反對黨國民黨也無力提出更為有效有建設性的反對政策,總是脫口而出“全面執政就要全面負責”,並無承擔的視野、勇氣與能力,台灣民眾都只能在選舉中選擇“不那麼爛的蘋果”;台灣知識界塑造著西方民主與經濟繁榮並存的假像,以及“民主程度”對“經濟發展”以及“民眾福利”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假像,民主成為“政治正確”的選項。

 

然而,台灣民眾已經厭惡了這樣的臺式民主,“2014的‘九合一’大選,則可視為民眾對過去15年來民主赤字的反彈”,臺式民主開始追求“反建制與素人政治”,而對候選人的治理能力考慮不多,進而産生了“柯P”與“蔡英文”現象,兩者都是選舉勝利者,但從一定意義上講都不是合格的領導者,都沒有經歷過嚴格的治理培訓,善於選戰而不擅長理政,樂於鬥爭而不專注發展。但是從公共行政的角度或者治理的角度,不合格的政治領導人或者政務官絕對是治理的災難,當選拔機制出現問題的時候,選出來做事情的人都不是最有能力與品德高尚的人,受苦的往往就是台灣民眾。柯P的支持率在2016年4月初跌破死亡交叉就印證了這一點。選舉只是一時,但是治理卻在日常生活當中,柯P現象能否持續,還需要經過選民的選擇,是台灣走向善治必須經歷的過程。

 

第二,臺式民主給台灣帶來了巨大影響,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一是台灣的整體環境主要是指政治與經濟環境出現惡化。國民黨入臺以來社會經濟環境四個階段:經濟差,政治穩定(老蔣時期);經濟好,政治穩定(小蔣時期);經濟好,政治不穩定(李登輝);經濟差,政治不穩定(2000年以來)。並且長期處於第四階段。

 

二是台灣選民發生了巨大變化。兩大政黨的惡鬥已經讓選民開始選擇政治素人,政治素人的表現2年就不能讓民眾滿意,台灣選民目前已經不再偏向政治正確。根據美國杜克大學亞太安全研究中心與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6年台灣民意與國家安全《民意調查報告書》的報告顯示,台灣選民結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中間選民已經是台灣社會主流民意,藍綠的選舉核心都成為爭奪中間選民,政策主張都需要向中間靠攏。因此,從政策方面而言,泛綠泛藍要上臺執政,政策會趨同。

 

三是台灣社會經濟與社會結構方面也有重大隱患。從現有的情況看,台灣資本的力量強大,階層相對固化,年輕人很難有出頭之日,薪資水準20年不曾上漲,勞資雙方對立嚴重;但是台灣社會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人階級政黨,臺面上的政黨基本為資本家政黨,勞方往往通過街頭方式表達抗議與主張,往往難以轉化為真正有利於發展的政策。從長遠看,內部分配不均以及階層固化將成為常態,台灣當局有責任但是並無意願與能力呈現積極政策。

 

四是指台灣當局可以作為的事情變少。臺當局需要制定適應內外環境的政策,選拔有能力的公共管理人員。但是很遺憾,現實中,台灣的局面並非如此,目前中美關係下,台灣政治人物的思維還停留在歷史時期。(作者係段哲哲,台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係博士生,復旦發展研究院兼職青年研究員。)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