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後 民進黨前黨主席給民進黨的當頭棒喝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4-24 09:43:44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發表李正修的文章指出,“習特會”落幕,蔡當局評析認為,因臺海問題不是會談主軸,故台灣暫時可鬆口氣。然而。現任蔡當局兩岸智庫“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的民進黨前黨主席許信良,卻抱持另種看法,指出中美元首會晤打破“獨”派人士過去對特朗普的一些“幻想”。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蔡英文近日表示,台灣“國安會”應“整合臺當局力量,從政治、經濟、軍事、區域安全等面向,研擬綜合性、策略性的因應方案,以確保台灣的最大利益。”在對美貿易談判,蔡也強調,“要從策略合作夥伴的思維,致力建構臺美關係全新架構。”
由於這是新的政策指示,尚未有清晰的闡述,外界不得而知蔡英文的真正想法。然而,民眾相當好奇“臺美關係全新架構”究竟所指為何、又能為二者關係帶來何種好處。
在蔡英文不延續馬英九當局“九二共識”的情形下,目前兩岸官方接觸形同中斷,而海基會與中國大陸海協會的溝通機制亦等同虛設,台灣陸委會及海基會成為蔡當局最悠閒的兩個單位。
雖然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指稱,臺當局將會提出“兩岸互動新模式”,但她日前也公開坦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此番話固然可稍解大陸對蔡當局“台獨”傾向的疑慮,卻仍不足以清楚説明兩岸定位。
要知道,“習特會”能夠順利舉行的最主要關鍵,就是特朗普最後在“一中”立場妥協。他以“尊重我們的‘一中’政策”回應習近平的要求,明示臺海現狀脫離不了“兩岸一中”的基本架構。
事實上,特朗普所言的“一中”政策,正是美國從1972年以來的對華政策,亦是歷屆總統所遵循的基調,連當年裏根總統都難以跨越此鴻溝,因此蔡當局或“獨”派不需大張旗鼓地宣傳。
在接受《旺報》專訪時,許信良表示,“美國對台灣的立場沒有改變,台灣不用擔心美國出賣台灣,但也不能寄望美國做他過去沒有答應你的事。”
事態發展很清楚,台灣欲改善對美關係,仍需在不挑戰大陸紅線及不犧牲大陸與美國關係的雙前提下進行,否則恐遭遇多重阻礙。
中國大陸為了區別台灣人民與蔡當局,一方面施壓執政的民進黨、不得逾越紅線;另一方面繼續推動惠臺措施。
然而,蔡當局不願接受“九二共識”,至今也尚未提出兩岸新論述,中國大陸認為蔡英文已經先打破兩岸現狀,所以中國大陸更不可能從“兩岸一中”的底線退讓,否則對臺政策的基石及所有國際社會的“一中”規則,都將被打破。
中美現階段忙於共同處理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無暇他顧,或許是台灣能鬆口氣的原因。但是,台灣真的就能完全安心嗎?要知道,現在沒事不代表往後亦能順風順水,尤其在兩岸仍處於冷對抗的情形下更是如此。
蔡英文應理解許信良苦口婆心的勸告,那就是不可寄望美國及日本會為了台灣與中國大陸撕破臉。換言之,縱使中美真的鬧僵,台灣也別想從中獲利,反而應思考台灣如何避免成為“兩隻大象相爭的腳下小草”。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