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金界談“債券通”:香港成為境外投資內地債券重要管道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5-18 10:44:4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將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簡稱“債券通”)。香港幾位基金經理17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公告中對“債券通”的表述符合市場預期,反映了內地債券市場穩步開放和健康發展。
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Bryan Collins在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債券市場位居全球第三,而且在不斷增長,為投資者帶來很多新的機會。中國債券與其他資産類別的相關性偏低,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説很有吸引力。由於人民銀行因強勁的經濟增長而實施緊縮的政策,長期國債收益率預計會上升。
他還預計,隨著“債券通”開通,投資中國在岸債券市場越來越便利,主要債券指數供應商將會把中國債券納入平行指數。
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亞洲區債券基金經理許子峰表示,因為債券以機構投資者主導,預計初期不會增加大量交易,投資者大部分是使用既有渠道投資的客戶。與這些投資渠道相比,“債券通”的優勢在於沒有限額,以及不需要去內地開戶,本身對於中國內地的債市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而且,相信“債券通”會增加投資者種類,比如新興市場基金。
花旗香港證券服務地區總監陳金丹表示,“債券通”允許國際投資者在香港CMU開戶,比在內地設立基金獨立管理戶口方便很多,而且,過去投資者通過QFII、RQFII是直接投資內地債市,香港沒有角色;“債券通”令香港成為境外投資者的管道,基金業界可以幫助投資者進行資産具體操作,從中獲益,同時增加香港金融業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才來港,是一個雙贏的政策,因此業界都為之感到興奮。
富國資産管理營運總監許漢華表示,從零售市場來看,大多數歐洲大型銀行已經將中國基金納入了基金銷售範圍,未來幾年這個比例還會提高。他表示,市場認為中國債券市場不使用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可能會削弱“債券通”的吸引力,在開通初期需要與客戶溝通。(中新社香港電 陳逸舟)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