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和台灣 誰才是真的“前瞻”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5-25 15:47:0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島內最近因8800億(新台幣,下同)“前瞻基礎建設”吵吵鬧鬧。台灣《旺報》25日發表評論指出,按民進黨選前敲鑼打鼓“廢核”,叫嚷發展綠色能源的力度,選後給其定了243.15億的目標資金投入,杯水車薪,令人傻眼,顯然是玩假的。未來台灣人想要合理的電價,充足的電力,恐要搬去大陸才享受得到。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吵吵鬧鬧的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集中于爭議4千多億的軌道建設,甚少人討論真正具“前瞻”的綠色能源建設243.15億。按民進黨選前敲鑼打鼓“廢核”,叫嚷發展綠色能源的力度,選後這243.15億杯水車薪,令人傻眼,顯然是玩假的。馬當局的綠色能源建設規劃,預算可是4千多億,前後兩任當局,到底誰比較“前瞻”,也就一目了然。
陸綠色能源建設成就大
民進黨標榜進步,暴力式的“廢核”理應卯盡全力填補核能發電的缺口,一般老百姓庶民都知道,綠色能源是未來趨勢,卻在蔡當局的大型建設計劃裏,聊備一格。將眼光轉向對岸,台灣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大陸在能源政策上還停留在上世紀的工業時期,以污染換取經濟發展。然而,單就綠色能源建設來看,恐怕少有台灣人知道,大陸在“十三五”要投入多少預算在再生能源上:2.5兆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1兆。台灣的452.6倍(大陸人口也不過就是台灣的60倍)。
這樣就明白了,兩岸當局誰才是玩真的。目前大陸主要是靠火力發電,然而從2015年到2016年,風力發電成長30%,太陽能發電成長72%,火力發電連續3年下降。根據巴黎峰會上簽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當時中國大陸承諾于2030年時,將碳排放量比2005年時下降60%至65%,並從此逐年下降。今年4月,德國3家氣候研究公司發佈一份調查報告,中國大陸與印度,在這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而大陸將先馳得點,提早將碳排放量往降低的趨勢走。
再生能源的發展現況是,其發電價格已大幅下降,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電力價格通常比火力發電低,這與大陸的努力有直接的關係。乙太陽能板為例,大陸讓太陽能板成為大眾市場,價格降低70%。在另一方面,發展高效能火力發電,以關閉老舊的火力發電廠,也能有效使得排放量降低,這意味著在發展綠色能源的同時,傳統火力發電的改良也是一帖良方,而大陸目前也在這方面有令人驚訝的成績,其火力發電站的先進程度,世界一流。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陸現在是世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市場,而再生能源從10年前的零,增加到現在佔總發電量的21.05%。相對的,2015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佔總發電量2%,規劃要在2025年達到20%的目標。作為世界工廠的大陸,再生能源的發展早已超越台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字,大陸在2014年共投入8千多億美元開發新的再生能源生産力,比歐盟,美國,日本都多,我們“希望”能達到的目標,大陸已做到了,而節能減碳也是大陸最重視的政策之一。
台灣綠色能源癡人説夢
回頭再看火力發電,2月,台中地區,空氣污染嚴重,使得台中火力發電廠不得不降載因應。台灣也並不是沒有做火力電廠的更新,3月,蔡英文參訪林口火力發電廠,臺電投資上百億做環保防制設備,成為電廠轉型。但是,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裏,卻沒有看到當局投入資源,輔助全島火力發電廠升級,以實現低污染的火力發電,我們也不得而知新型的電廠能節約多少原煤。大陸方面,積極淘汰舊的火力發電機組,每年節約原煤6千萬噸,在2011年時,就已將供電煤耗降了10%。
台灣的能源自給率不到3%,大量仰賴進口石油,天然氣與燃煤,每年能源支出高達2兆。發展再生能源能,以及更新火力發電廠能降低能源進口,但顯然腳步比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産國、能源自給率90%的大陸還慢許多。這種對比的懸殊,令人反思的是,台灣在地狹人稠的限制下,需要大量土地的再生能源設備,是否很快會遇到瓶頸?而僅在土地取得上,動輒就是千億元,目前243.15億投入,能完成什麼目標?去年蔡當局揚言要達到能源自給率25%,扣掉一半的石油,另一半的電力能源自給率就要達到50%。要以8年243.15億綠色能源建設達標,是否癡人説夢?
而這區區243.15億,還沒有更新火力發電廠項目。
現況是,台灣今年仍需要啟動核能電廠,以補火力電廠發電量的不足,蔡當局不但一時無法廢核,未來又吝于投資綠色能源産業,連火力發電廠的更新都不投資當局預算,讓臺電獨撐。
未來台灣人想要合理的電價,充足的電力,恐要搬去大陸才享受得到。因為台灣玩假的,大陸才是來真的。(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