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組團參展立嘉國際機械展 盼與大陸合作共享商機

“遲來總比不來好,再不來就會徹底邊緣化。”台灣寶嘉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賴建錫2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公司進軍大陸的決心。

 

享有“中國西部第一機械裝備展覽會”美譽的第18屆立嘉國際機械展當天在重慶啟幕,來自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家知名企業參展。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亦組織了十余家台灣本土機械機床企業參展。

 

台灣寶嘉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次在大陸參加類似展會。賴建錫告訴記者,因公司發展規劃及市場需求因素,公司遲遲沒有深耕大陸市場。“相比台灣同行,我們在大陸的步伐已落後了許多。”賴建錫説,隨著大陸提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預計該公司的産品將會在大陸有更大需求。如果再不重視大陸市場,企業的技術優勢很快就會被大陸同行超越。

 

“展會結束後,我們還會拜訪幾家大陸同行和意向客戶,希望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賴建錫坦言,此次重慶之行不求能收穫訂單,更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曝光度,同時加強與大陸同行交流,為接下來合作作鋪墊。

 

不同於賴建錫首次“登陸”參展,臺商洪啟雄已是大陸各大機械展的“老朋友”。洪啟雄是台灣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服務處協理。這家企業生産的精密齒輪和齒輪工具機已被大陸多個車企及航天製造企業使用。

 

洪啟雄告訴記者,由於進入大陸較早,且受益於近年大陸汽車製造業飛速發展,大陸已成為該公司最重要的市場。2016年,公司在大陸銷售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佔該公司總營收的近7成。在他看來,公司達到如今的體量,與提早開拓大陸市場密不可分。

 

立嘉國際機械展迄今已有十幾年曆史,而台灣廠商密集參展卻是近幾年才出現。此次帶團參展的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助理秘書長黃瑞庭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隨著大陸市場開放度加深,以及本土企業的崛起,台灣企業僅有的優勢正漸漸消失,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渴望在大陸有所斬獲。

 

黃瑞庭説,以往該行業臺企在大陸更多是設立售前、售後辦事處,在地化程度不高。大陸的吸引力如今正從“成本”轉向“市場”,因此這次台灣參展企業並不只是為了銷售商品,更多是尋求合作夥伴,以便未來將售前、售後、生産等環節都移到大陸,融入大陸新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