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許晉銘: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我選做“兩岸組”

臺生許晉銘: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我選做“兩岸組”

 

2017年5月24日,在北大國際關係學院讀博士的臺生許晉銘第三次來到南京。這一次,許晉銘是來參加“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週年公祭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按照活動安排,他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個全體中國人不忍直視、也不能忘卻的地方。這裡隱含著歷史的傷痛,也痛斥著戰爭的殘暴。哀樂聲中,許晉銘雙手合十,默默祈禱……80年前的那場侵華戰爭,日軍用最殘暴的方式奪取了30萬中國人的生命,每一次來到這裡,他都感覺到了不寒而慄。

 

“2011年暑假我就來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當時就覺得這個紀念館有一股寒意,我看那些琳琅滿目的姓名,都是罹難者的名字”。那一刻,許晉銘腦中閃過了一句話:國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回到台灣,許晉銘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研讀史料,寫成了《台灣乙末抗日力量骨幹》。他説,在南京大屠殺的慘烈面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國家疲弱就必受欺淩,只有國家民族富強了,才能不被人欺負。”而作為兩岸青年,理應扮演好中流砥柱的角色,承擔起這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2013年,許晉銘計劃攻讀博士學位,在台灣政治大學、東京大學和北京大學三所高等學府之間,他最終還是選擇去了北大,“時勢所趨,整個國際的大環境或者學術成長的速度都是大陸比較好,北大的排名不斷的向前,以長遠的考量選擇北大。”除了這些個人發展的基本考量之外,許晉銘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情節牽引著他,“我小時候就喜歡歷史,北伐匈奴、秦始皇統一六國啊、修長城之類的。”許晉銘説,來北京那一年的夏天,他首站就是長城,摸著古老的城墻,腦海中浮現的是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上的輝煌,與有榮焉。

 

在北大四年的求學經歷中,從氣候到飲食、從人文到情感,許晉銘在融入中沉澱著,他説時至今日,當自由的穿梭在年代厚重的皇城根時,那一草一木在日積月累的歲月變遷中早以變得稀如平常,他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份子。只是在內心深處,他知道他不是,他還有和這裡的人不同之處,他稱自己為“兩岸組”——“我來自台灣,在北大學習了四年,我了解台灣的想法,也了解大陸的想法。”

 

兩岸之間總有些繞不開的話題,諸如對歷史的認知。“我發現我跟現在的高中生已經有代溝了”談及這個問題,許晉銘不禁感嘆道。他舉例説,“我小的時候,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每個人都會説‘是啊’!後來我讀高中的時候,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他會説,‘我是中國的台灣人。’但是到了現代,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他説,‘不是不是。’”許晉銘認為,這就是對歷史認知上的“錯亂”!他著重強調了用“錯亂”這個詞,因為“錯亂”是可以糾正的,“錯亂”代表的是迷茫,現在很多台灣青年人就處於這種迷茫的狀態,但他們還是可以溝通的。“比如説,你問他,你是閩南人嗎?那閩南人是漢人嗎?那漢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嗎?那中華民族是中國人,他就可能説哦是。”

 

1987年出生的許晉銘,適逢台灣教科書改版的第二年,他認為造成台灣青年人對歷史認知“錯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基於此。在新改版的台灣教科書中,日本殖民統治被合法化,中國史被切割成了“中國史”跟“台灣史”兩個部分,“這就造成了我們讀的時候就覺得‘台灣史’是我們的,‘中國史’是那一邊的”,許晉銘説,概念上的偷換導致了很多台灣青少年學習上的不便,也擾亂了台灣青少年的民族、國家意識。

 

“要把一些共同的歷史記憶找回來!”許晉銘説,雖然對於這個兩岸間過於宏大的命題,作為個體,他還遠沒有力量可以撐得起。但是,身為“兩岸組”,他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大家找回共同的歷史記憶,“我了解北大的學術價值觀,我也了解台灣的學術價值觀,因此我融合了兩岸的價值觀。”未來,許晉銘想要通過留在北京任教的工作來完成這份使命,他説青年是兩岸未來的方向盤,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骨幹棟樑,作為青年人的自己,要一肩但兩任!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對台獨”!許晉銘説,“反對‘台獨’是因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要為民族復興共同奮鬥,不會改變。”海峽之聲南京26日訊(記者:王倩 程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