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長毛?化石研究顛覆雷克斯暴龍羽毛形象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6-08 10:38:1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據外媒報道,化石證據顯示,雖然遠古恐龍多長有羽毛,但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 T. rex)更可能是長了滿身鱗片。
由於缺乏化石證據,到底暴龍身上是被鱗片、羽毛還是兩種東西同時包裹著一直是個謎。暴龍屬內有部分物種被認定長有原始羽毛,使人猜測雷克斯暴龍這爬蟲類動物之王也同樣身披羽毛。
但是研究人員對出土自美國蒙大拿州(Montana),被命名為Wyrex的暴龍遺骨化石進行皮膚印痕分析,也研究了白堊紀晚期在亞洲與北美洲其他地區活躍的暴龍近親,包括艾伯塔龍屬(Albertosaurus)和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
在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由菲爾•貝爾博士(Dr Phil Bell)牽頭的一個研究團隊表示,Wyrex的脖子、盤骨與尾巴的皮膚組織展現出鱗狀的,像爬蟲類動物一樣的皮膚。
他們在《生物學報》(Biology Letters)上發表論文説,來自暴龍與暴龍屬其他近親的化石珠皮(integument;外皮)證明,“這些體形龐大的品族擁有像爬蟲類一樣的鱗狀皮膚”。
研究人員設想,隨著時間演進,這種巨型的暴龍屬恐龍因為不再需要絕緣保溫而放棄了羽毛。
然而,並非所有科學家都相信這觀點。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斯蒂夫•布魯薩特博士(Dr Steve Brusatte)説,要是暴龍捨棄或是減少它的羽毛,他並不感到意外,正如大象等許多大型動物都會減少毛髮一樣。
亞洲象因為體型較小,且居住在陽光被遮擋的茂密森林內,因此其毛髮比非洲象濃密。
布魯薩特博士補充説:“但我不認為我們能僅憑一些化石呈現鱗狀皮膚印痕,而就此假設暴龍缺少了羽毛。”
暴龍屬曾是白堊紀晚期——即距今6500萬至8500萬年前——兇猛駭人的獵食者。牠們因尖牙銳齒、細小而銳利的眼睛,還有細小的前肢。
這當中包括艾伯塔龍屬、蛇發女怪龍、懼龍屬(Daspletosaurus)、特暴龍屬(Tarbosaurus),還有最具代表性的雷克斯暴龍。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