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擴大兩岸民間交流 深化融合發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14 11:23:22 | 來源: 海峽飛虹 |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
海峽飛虹消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天(14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談到第九屆海峽論壇時説,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是本屆論壇的主題。
馬曉光説,第九屆海峽論壇將於6月17日至23日在福建舉辦,論壇大會將於6月18日在廈門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將出席海峽論壇。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等政黨代表和台灣有關縣市代表、台灣主辦單位代表,以及台灣各界人士等8000余人將應邀出席本屆論壇。
馬曉光説,本屆論壇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精心籌劃和設計30多項相關活動,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匯聚兩岸民眾智慧。首次設立網絡平臺,向台灣民眾公開徵選海峽論壇活動創意方案,舉辦海峽論壇金點子大賽活動,徵選台灣優秀創意納入活動安排。二是擴大交流界別和領域。堅持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圍繞工、青、婦“三大品牌”,姓氏宗親、同鄉社團、民間信仰、大陸配偶等“四大紐帶”,文化、教育、醫療、法律、工商等“五大領域”和農、漁、水利、鄉鎮村裏、社區協會、公益慈善等“六大基層組織”設計活動,繼續擴大交流界別和領域,提供兩岸交流合作平臺。三是繼續服務青年“雙創”。舉辦海峽青年論壇、新青年新世代第七期領袖特訓營、兩岸人才交流對接等活動,邀請台灣青年參加體驗式交流,面向台灣青年推出就業、實習崗位和創業席位,服務兩岸青年特別是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四是回顧兩岸交流成果,展望融合發展未來。今年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啟民間交流30週年,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兩岸深化交流合作的發展方向。論壇把握“30週年”和“融合發展”兩個關鍵詞,在活動安排中,通過親歷者的講述,共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代表論壇組委會再次歡迎各位記者朋友赴論壇採訪。
有記者問,第九屆海峽論壇即將在福建舉辦,有臺媒指出,今年的這次海峽論壇應成為兩岸經貿穩定發展的紐帶,當前最值得海峽論壇重視及討論的兩岸經貿課題無疑是臺商如何參加“一帶一路”,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謝謝。
馬曉光回答,通過我剛才介紹的海峽論壇的有關情況,你應該了解到,海峽論壇是一個兩岸民間基層廣泛交流的平臺。論壇舉行八年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兩岸人員往來、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更重要也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它為兩岸民間基層的民眾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溝通了解的大舞臺。經貿交流很重要,那是兩岸同胞手拉手;心靈的溝通更重要,那是兩岸同胞心連心。所以,我建議記者朋友在這次對海峽論壇採訪報道中,更加聚焦于兩岸基層民眾交流往來的故事,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國臺辦:中國與巴拿馬建交是人心所向 大勢所趨
有記者提問,上次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的第五天之後,大陸才跟聖普復交,這次大陸是立刻宣佈與巴拿馬建交,毫無喘息的時間。請問發言人,“兩岸關係”和“大陸多一個邦交國”,到底哪一個重要?大陸的主觀意願有沒有想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第二個問題,台南市長賴清德説“親中愛臺”,高雄市長陳菊説“和中”,桃園市長鄭文燦説“友中”。連臺“府方”都發新聞稿説與賴清德的看法一致,請問發言人,有沒有從民進黨地方縣市長表態中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和善意呢?
馬曉光回答説, 第一個問題,關於中巴建交的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大家都記得,2008年到去年5.20之間,兩岸雙方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包括雙方減少了在涉外領域的摩擦。去年,台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後,我們多次明確表示,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我們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態度和立場也不會改變。但是,從去年5.20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了破壞,造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往的成果受到嚴重的衝擊。是誰在改變兩岸關係的現狀,是誰沒有誠意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責任是非常清楚的。我願意再次強調,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只有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台灣當局應該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
馬曉光説,第二個問題,關於談到的有關情況,我們注意到了台灣媒體的相關報道。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管什麼樣的説法,都應該講清楚兩岸關係性質這個根本的問題。一方面堅持“台獨”立場,另一方面又大講“親和友善”,這是自相矛盾的。民進黨人士如果真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誠意,就應該不僅從言論上,而且從行動上改弦更張,徹底放棄“台獨”立場。
還有記者提問,延續巴拿馬的問題,因為巴拿馬和台灣“斷交”之後,台灣有“名嘴”説,大陸有提供30億美元的無息貸款。我想請問發言人,是不是有這個事情?發言人一直強調在“九二共識”基礎下兩岸才會和平發展,如果説台灣目前的民進黨當局還是不承認“九二共識”是不是意味著還會有“斷交”?謝謝。
馬曉光表示,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中巴建交公報”,也都看到了王毅外長的發言談話,這裡面講得很清楚,沒有任何所謂的帶引號的商業利益的交換。當然,有關進一步的情況,你可以向外交部去詢問。眾所週知,我們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待台灣的對外交往問題。我們也希望台灣當局應該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問題上做出明智的抉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可長可久的條件。
另有記者提問,繼續延續剛才臺巴“斷交”的問題,台灣地區領導人這邊有重話“抨擊”,表示要重新評估兩岸的情勢,並且不會在威脅下讓步,對此發言人有何回應?另外,也有輿論報道認為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兩岸的人心越走越遠,對此國臺辦有何評論?另外再問一下關於“雙城論壇”的進度,會不會因為受到這次臺巴“斷交”而有所影響?
馬曉光説,中巴建交是大勢所趨,這一點我在剛才的發言裏已經做了闡述。説到人心的問題,大家難道不覺得毀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才是導致兩岸人心越來越遠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兩岸關係重回正確方向,對於台灣當局來説是一念之間的事,希望他們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講過,只要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我們對兩岸城市往來互動都持積極開放的態度。
國臺辦:“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中
有記者問,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後表示,堅決反對“台獨”,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不會表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對此發言人如何評論?謝謝。
馬曉光説, “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它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表明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多年來,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進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我們願與國民黨在此共同政治基礎上,繼續保持溝通,加強交流對話,共同致力於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
有記者問,據報道,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台獨黨綱”已經成為兩岸交流的最大障礙,修改“黨綱”是務實可行的做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馬曉光表示,民進黨抱持“台獨”黨綱,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分裂立場,是這個黨與我們交往的根本障礙。只有放棄“台獨”黨綱,改變“台獨”立場,民進黨才有可能與大陸改善關係。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由黃國昌等多名臺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組成的所謂“關注香港民主連線”日前成立,還有幾名香港的議員赴臺出席相關活動,引發了爭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馬曉光説, 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和“港獨”勢力相勾結,干擾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插手香港內部事務、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這種圖謀和行徑不得人心,也不會得逞。
有記者問,上周柯文哲接受專訪,對兩岸關係和“雙城論壇”表達了一些看法,發言人也就此作了相關回應。請問發言人,柯文哲的相關表述在當前情況下是否值得民進黨當局和民進黨人士借鑒?此外,柯文哲在專訪中還説,維持現狀,不止是目標,應該改善現狀,請問發言人對此又有何評論?
馬曉光表示,關於柯文哲市長接受媒體專訪表達的看法,此前我已經作了回答。至於説到對民進黨的政策,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只要民進黨不放棄“一邊一國”的“台獨”分裂主張,我們不會與其進行交流。
有記者提問説,台灣方面陸委會近日公佈民調顯示,有45%的台灣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而臺陸委會認為有關結果與近期兩岸整體情勢、大陸對臺採取人員往來限制及緊縮作用有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表示,我想情況可能是事實,但原因完全是顛倒了黑白。不是大陸限制,而是剛才我講的,“5.20”以來由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遭到了破壞,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局面受到了衝擊,台灣當局明裏暗里加大了對大陸人員赴臺的限制和台灣同胞來大陸交流的管控。這些事實都是清楚的。
還有記者提問,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一直不斷地去搞“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的小動作,但在今年端午節民進黨卻首次組隊參加龍舟賽,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説,這就説明“去中國化”是去不掉的。兩岸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台灣同胞也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們有一樣的文化、一樣的習俗,你總不能説龍舟、屈原不是中國的吧?
有記者問,島內偏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最近有一份最新的民調顯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中主張所謂的“維持現狀”,但高達54.4%的台灣民眾認為,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實際是傾向於追求“台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謝謝。
馬曉光回答,對台灣具體民調我們不做評論,但是這種民調的結果,我覺得應該引發兩岸同胞思考。是像他們所説的“維持現狀”,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還是背離了這樣的目標,去明裏暗裏地推動和操縱一些“去中國化”的間接“台獨”活動。我想兩岸同胞都看得很清楚。
有記者問,近期,有大陸人員赴臺交流行程受到了台灣當局的嚴格管控,臺陸委會發言人稱是會對大陸人員赴臺交流的四類情形加以關注,而大陸拒絕臺官方等人員赴陸才是阻礙兩岸的交流。對此發言人會有什麼樣的評價?謝謝。
馬曉光表示,我們一貫積極鼓勵和支持兩岸民間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這是眾所週知的,也是有目共睹的。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在干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的做法不斷升級,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反過來倒打一耙,我看不過是心虛的表現。
國臺辦:近期將出臺的對台灣同胞的新的便利措施
有記者問,在上個月的發佈會上,發言人已經介紹了一批新出臺的便利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請問發言人近期是否還將出臺新的措施?謝謝。
馬曉光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陸續公佈了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的政策措施,在5月10日國臺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我們已經做了相關介紹。據了解,有關部門仍在積極研究新的政策措施,部分措施有望近期出臺。主要有:
一、在大陸就業台灣居民將享有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權利。住房城鄉建設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調研,將在總結福建、上海等地方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于近期出臺全國範圍適用政策,明確在大陸就業台灣同胞平等享有住房公積金待遇,支持他們通過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提高購房和租房能力,幫助他們在大陸安居。
二、在大陸居住、就業和就學的台灣居民可在大陸參加社會保險。為進一步明確和規範台灣居民在大陸參保有關規定,保障在大陸居住、就業和就學的台灣居民社會保險權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有關台灣居民在大陸參加社會保險的政策文件,在大陸居住但未就學、未就業臺胞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政策也將一併研究。據了解,相關政策文件正在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意見,將在進一步完善後適時發佈實施。
三、財政部、教育部將為在大陸高校就讀台灣學生增設具有較高榮譽性質的獎學金項目。在目前已設立高校台灣學生獎學金基礎上,財政部正會同教育部研究為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增設具有較高榮譽性質的獎項,擬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正式實施。
四、國家旅遊局要求旅遊住宿企業為台灣同胞提供更加便利的旅遊住宿服務。近日,國家旅遊局下發文件,要求各地旅遊管理部門加強政策指導,要求旅遊住宿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不得以任何非正常理由對台灣同胞辦理入住設置障礙,並嚴格規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意識,為台灣同胞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住宿服務。
五、銀行業將改進臺胞小額信用卡服務。為解決臺胞申辦信用卡門檻較高問題,在中國銀監會指導下,部分銀行已調整或擬調整臺胞申辦信用卡業務政策。例如,工商銀行總行已下發新版《個人客戶信用授信管理辦法》,對於申請辦理信用卡的臺胞,除年齡須在25周歲至65周歲之間外,其它準入條件與大陸公民相同,銀行可根據內部評級模型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分,並根據評分給予3000元至20000元的授信額度。同時,部分銀行也已下發通知,要求一線人員進一步提升涉臺金融業務水準和服務意識。
馬曉光還説,據了解,為做好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教育部正在研究相關政策,對於有意願在大陸就業、符合條件的大陸高校應屆畢業生,將為他們發放《就業協議書》,簽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進一步為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畢業就業提供政策上的便利。
國臺辦:兩岸企業家峰會舉辦的研討會、臺生暑期赴大陸實習和體驗式交流等將為青年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有記者問。據了解,兩岸企業家峰會將舉辦2017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能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馬曉光説,據我了解,為支持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經過雙方峰會的商定,兩岸企業家峰會將於7月7日至8日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辦2017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這次研討會以“追蹤夢想、開創未來”為主題,設置了就業創業的政策介紹、經驗分享、就業崗位的推介、兩岸青年互動等環節,旨在幫助台灣青年與大陸企業對接、尋找在大陸發展的機會。兩岸企業家峰會曾培炎理事長、蕭萬長理事長,部分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的負責人,兩岸青年企業家和台灣青年學生代表將出席本次研討會。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有記者問,暑期臨近,這通常是兩岸年輕人交流的熱季,對於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兩岸青年暑期交流,近期有何規劃?謝謝。
馬曉光説,暑假期間是兩岸青年,特別是大學生交流往來的熱季。今年暑期期間,兩岸青年的交流將會異彩紛呈,除了相互的參訪、研討會、夏令營,今年暑期的一大熱點和看點是台灣青年學生到大陸來實習,進行體驗式交流,規模和人數將有大幅增長。希望你屆時關注相關活動。
國臺辦:兩岸同胞銘記歷史 共同紀念抗戰
有記者問,我們知道今年是“七七事變”80週年,有消息説國民黨方面正在規劃相關的紀念活動。想問一下大陸方面有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會不會採取兩岸聯合紀念的形式?
馬曉光表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由此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歷史序幕。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對兩岸同胞、對中華民族都有著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義。可以説,沒有全民族的抗戰,就沒有台灣的回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同胞紀念抗戰,不僅要永遠銘記這段歷史,還應該共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國臺辦:對齊柏林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哀悼
有記者問,台灣知名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日前墜機遇難,請問國臺辦是否表達了哀悼?謝謝。
馬曉光回答,齊柏林先生是台灣著名的導演,多年來積極參與兩岸影視交流合作,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給我們大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對齊柏林先生不幸逝世表示哀悼。
國臺辦:大陸打擊毒品犯罪決不姑息
有記者問, 近日,我們看到台灣行政機構秘書長陳美伶表示,台灣是毒品的受害方,而台灣的毒品大多數是由大陸進入台灣的。請問發言人對他的言論有什麼評論?謝謝。
馬曉光表示,關於台灣的毒品來自何方我不了解,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大陸方面堅決打擊毒品犯罪,包括涉及兩岸的毒品犯罪,嚴懲毒品犯罪分子,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將採取有效措施,決不姑息,這是毫不含糊的。
國臺辦:李明哲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 不是所謂的“人權事件”
有記者問,關於李明哲的事情,現在美國把李明哲列為首批“政治犯”的救援名單,對此有何回應?大陸對李明哲目前的狀態是不是有提供相關的司法協助,比如聘請律師。謝謝。
馬曉光説,實際上大家都注意到,5月26日我們通過發言人應詢答問的方式介紹了李明哲案情最近的進展,大家可能都關注到了,我就不再重復。我們當然會努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據我了解,國家安全機關對李明哲採取強制措施時,已經按照法律規定告知他有權聘請律師,並根據本人的意願,通過法律援助,為他安排了律師。我們多次強調,李明哲的案件是一起涉嫌犯罪的事件,不是所謂的“人權事件”。打著“人權”的幌子,對大陸依法辦案橫加干涉,甚至去到外國告“洋狀”,這都是無濟於事的,也是我們堅決反對的。
(海峽飛虹記者 左妍冰 根據中國台灣網、央視網等提供的內容整理 編輯)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