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創發展路在何方?——訪首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6-14 15:45:3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楊偉雄的左手腕戴著一塊可以記錄心跳、運動量和睡眠素質的黑色智慧手錶。他喜歡聽呈現細節的高品質音樂,也看邁克爾·克萊頓的科幻小説。他説阿爾法圍棋擊敗柯潔不是什麼重大的科學突破,真正的人工智能可以不間斷地自動學習,然後完成自我改良。
圖為楊偉雄接受採訪。 中新社記者 謝光磊 攝
楊偉雄是香港特區政府首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見證香港創科局由無到有的全過程,他形容這個過程“荊棘滿途”。為讓立法會通過成立創科局,楊偉雄在獲任為特首創新及科技顧問後,曾用兩個多月時間一對一與近60位議員面談,平均每位時間超過一小時。2015年11月20日,香港創科局正式成立,這距離首次提出成立建議已過去逾三年。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工作,楊偉雄認為,香港的科創氛圍已經開始大幅提升,市民對科創的文化開始接受,談得也多了,這是政府和私營企業共同推動的結果。不過,香港人還是需要用新的思維看待賺錢,現在的世界是互聯網經濟,面對的市場是全球市場,創業家要改變思維。香港人以前做工業很成功,“香港人行的”,他説。
在進入政府之前,楊偉雄曾經在技術、創投、商業和學術等領域工作。1997年香港回歸時,他是一家光通訊零件公司的創始人。2003年至2009年,他出任香港數碼港行政總裁,並成功令其扭虧為盈。2010年至2015年擔任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
楊偉雄在港居住34年,期間香港經歷三任港督和三任行政長官的管治。他説,自己一個特別的感觸是回歸後港英政府變成特區政府,寄人籬下變為“港人治港”,這是很大的改變。回歸那年,香港的科創公司不多,但金融服務已經開始快速上升。
不同崗位的工作經歷讓他切身體驗到創新科技工作各方面共融連接的重要性:頂尖的研究機構專業負責做研究,大學給予年輕人創業者的知識,私營投資者做出市場化的産品或服務,政府在政策層面提供良好的科創生態系統。
在楊偉雄看來,良好的科創生態系統包括項目流和再生能力兩方面內容。年復一年要有足夠多的創新創投項目,同時系統要有再生能力,將尚未成功的項目轉化成新動力,繼續培育下一波項目。1000個項目可能只有10個成功,但他不想把另外990個項目稱為失敗。
投資界將估值10億美元以上,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稱為“獨角獸”公司。楊偉雄一直對香港出現“獨角獸”公司抱樂觀態度。他認為香港現在有幾家已經很接近,多數是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將來也有機會,這些高價值産業上升非常快,但是香港起步比較晚,需拭目以待。“獨角獸是一個心理上的強心針”,他説。
特首梁振英邀請楊偉雄加入政府時,曾經告訴他香港對服務業依賴太大,必須進行經濟轉型。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公司都是科創公司,科技創新對於香港經濟轉型舉足輕重。楊偉雄認同這個觀點,過於倚重服務業不是壞事,但也不是好事,最好的經濟是多元化經濟。而熟諳互聯網文化的年輕人應該去感受和接受與互聯網經濟相關的新職位,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程式。
楊偉雄認為,創新科技對金融服務、專業服務、貿易、旅遊等每一個産業都有影響,創新不一定需要科技,但科技必須需要創新,一個可以維持並且有影響力的産業應該至少佔據GDP3%至5%的比重。目前香港暫時未有科技産業對GDP貢獻的統計。
目前香港的科研投入約佔GDP0.7%。楊偉雄分析,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喪失幾乎所有的製造業,如今製造業約佔GDP的1.2%,香港現階段的問題是私營企業投入不足,在其它經濟體中,私營企業投入通常是政府的兩到三倍,這個比例在香港剛好相反。同時,政府推動經濟轉型也必須繼續增加科研投入,把一些工業再建立起來,否則科研投入很難突破1%。(中新社香港電 記者 曾平)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