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留學生:愛中文 愛上中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6-16 17:01:56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16年前,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郎梅多小鎮,5歲的美國小男孩迪倫·沃克有了一位華裔新朋友。那時,他正對古埃及、世界各國文化感興趣,見他表現出對中文的好奇,這位朋友的媽媽會教他一些簡單的中文。恰是這不經意的機緣,打開了迪倫·沃克的中文學習之門,從小學學到大學,從美國學到中國。
伍淡然 圖/環球網
如今,迪倫·沃克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方向的一名大三本科生,還有一個“和自己性格有些像”的中文名字——伍淡然。
透過中文了解中國
從5歲開始接觸中文,到上高中,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下,伍淡然每週日都會在家鄉小鎮附近的一所中文學校學中文。“後來我覺得一週一個半小時的課不夠,就讓媽媽帶著我去書店,買CD和相關的書籍補充學習。”
2012年伍淡然到中國參加一個志願者夏令營,負責教小朋友英文。逾20天的經歷讓他能夠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漸漸喜歡上了中國。“之前,我對中國的了解都是通過美國的媒體,只有自己體驗過後才知道中國是什麼樣的。”
2015年,高中畢業的第二天,伍淡然再度來到中國,到江蘇鎮江待了一個暑假,“參加朋友開設的夏令營”。伍淡然的目標大學是北京語言大學,但來中國後發現申請的材料不夠,時間又太緊張,沒辦法完成申請。“我只好回到美國繼續念大學,念了一個學期的中文,得知北語申請成功,就退學來到中國唸書。”
對伍淡然來説,選擇來中國讀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是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為學中文,我喜歡中國歷史,也因此知道了共産黨。後來發現,美國也有共産黨,18歲生日的第二天,我遞交了加入美國共産黨的申請。”伍淡然説。
剛剛選定專業的伍淡然,中文説得很好。説起如今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他感覺自己“就是個當地人,沒有任何不適應”。
對其他來華留學生來説,和中文結緣的故事雖然和伍淡然不盡相同,但對中文的喜愛以及想透過中文了解中國的想法卻大都類似。
曾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來自日本的小松洋大,和中文的緣分來自老師。“我所讀高中的漢語課老師是北京人,上課時給我們講了很多中國以及北京的文化故事,我覺得很有意思。正好自己也比較喜歡中國傳統的文化,就決定來中國留學。”
2012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做過1年交換生的韓國留學生喜珍,在交換結束後,想念中國的生活,便在去年9月重返中國,成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在韓國學漢語,並不能直接了解中國。但語言和文化分不開,因此我選擇到中國留學,可以獲得更直觀的感受。”
“很方便,治安很好”
在北京1年多的留學生活,伍淡然的體驗是“太方便了”。“比如支付寶、微信、高鐵,這些都給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相比之下,美國就沒那麼方便。”
“在北京養成了很多生活習慣,回到美國反倒需要適應,放暑假回家就想早早返回北京。”伍淡然舉了個例子,“在中國留學期間,我學會了手洗衣服,覺得省錢又乾淨,所以放假回到美國,我還是堅持手洗衣服。”
讓伍淡然印象深的還有中國的治安。在美國的家鄉小鎮,晚上10時以後,街上基本不會有人,因為“太晚走在大街上不安全,總覺得會發生什麼”。“但在中國,即使晚上出去,也很安全。我住在五道口附近,在淩晨兩三點左右都能看到街上有行人。”
説到治安,小松洋大也認為“中國治安很不錯,可以説是很安全的國家”。“地鐵要安檢,每所學校都有保安,公交車站也有志願者……而且,最關鍵的是幾乎每個中國人的治安意識都很強。”小松洋大説。
給小松洋大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中國人的熱情。“在學校上學期間,我幾乎都跟中國朋友在一起,接觸的中國人特別多。這對我是一種鍛鍊,也讓我感受到中國人的友愛。”
喜珍感受最深刻的是“中國人的魅力”,“中國人很勤勞,也有活力,中國學生很愛學習。雖然現在中國學生大多是獨生子,但他們的協作精神很強”。
希望留在中國工作
因為喜歡中國,伍淡然的計劃是本科畢業之後繼續留下來讀研究生。“無論讀不讀,我都計劃留在中國發展。而且,對外國人來説,中國的工作機會更多。”伍淡然説。
如伍淡然一樣,想留在中國發展的來華留學生,並非少數。教育部數據顯示,作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2016年來華留學生規模突破44萬,比2012年增長了35%。去年4月,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首屆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發放的調查問卷顯示,參加招聘會的留學生中,計劃在中國進行短期實習的留學生比例達到86.1%,希望留在中國工作的留學生比例高達95%。
來自葡萄牙、就讀于北京理工大學的胡奧就希望今年夏天碩士畢業後能留在中國工作,因為“中國工作機會多”。
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康文,選擇學中文的原因也和就業相關,“中國是個經濟大國,會中文的外國人不會找不到工作。”
喜歡中國的小松洋大覺得“如果能夠留在中國過一輩子,在我眼裏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在中國學習了這麼長時間,也該回報給中國了”。他的願望是“當一名日語老師,將來能為中日友好做出貢獻”。
來自日本的松井美幸在北京已經居住20年,是一名日本茶道老師,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説到重回校園讀書,她坦言:“我用漢語進行日常交流沒問題,但用漢語講課就會覺得吃力,所以想回到校園再學習。選擇漢教,是希望將來能當一名漢語教師。”(記者 趙曉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