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熱”席捲兩岸 書院交流趨密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20 10:15:4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第九屆海峽論壇期間,國學活動頻頻舉行,以書院為承載的中華傳統文化浸潤海峽兩岸。
19日,“第九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書院實踐與發展論壇”在福州啟幕,100余名海峽兩岸文化學者共舉兩岸名家講座,並將探訪廉江書院、正誼書院等福州傳統書院,共同探討兩岸書院文化的合作模式。
資料圖:福建古田縣杉洋鎮的書院文化,讓青少年從小接受杉洋“忠、孝、廉、節”優良傳統的熏陶。呂明 攝
而此前一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與廈門市石室書院共同建立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廈門掛牌,成為大陸第5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中國書院文化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興起“國學熱”,大陸又涌現出一批新的書院。僅福建省就新建書院23處,並在持續增長中。
“國學熱”催發兩岸書院交流日益熱絡。2013年,台灣方面發起,台灣5家書院與大陸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筼筜書院簽署了交流協議。2016年,又舉辦了中華書院交流論壇。
福建省文化廳廳長石建平認為,兩岸的書院應充分發揮其凝聚中華人文學者,培養中華文化人才,推進中華文化研究、交流和普及,融匯兩岸多元文化的作用。
“兩岸書院應有更多的文化互訪,散播書院的種子。”台灣燕南書院首任院長楊樹清也認為,尤其可在兩岸青年人之間組織各種夏令營,共同研習《紅樓夢》等經典著作,促進兩岸文化力量的疊加。
“當代已經出現了‘書院復興’的文化現象。”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朱漢民指出,一方面許多古老書院修復完整對外開放,並開始恢複國學教育活動,另一方面許多新的書院出現並開展國學教育,“書院應當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驛站。”
廈門筼筜書院理事長王維生表示,海峽兩岸書院交流由來已久,近十幾年來尤其密切;書院可説是儒家的道場,通過兩岸書院文化交流,兩岸可以更好地探討傳統文化傳承及創新性的發展。(中新社福州6月19日電 林春茵 黃守明)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