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真誠牽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7-04 10:07:04 | 來源: 人民日報 |
中德科學院在國家電網歐洲研究院的實驗室內做測試。人民日報記者 管克江攝
“當‘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真誠牽手合作,我們所製造的將不只是高品質的産品,更是兩國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走創新合作之路,可以聯手開拓國際市場。”“展望未來,中國需要‘德國品質’,德國發展離不開中國市場和‘中國速度’。”
2014年早春時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訪問德國,將中德關係提升到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3年來,中德兩國企業和機構之間的創新合作不斷拓展,相融程度不斷加深,不僅為各自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而且惠及了更多國家民眾,攜手打造更多的“幸福和理想”。
故事一:在製造優勢與通信優勢互補中實現創新
甜菜是德國重要的農作物,收割季只有70天。其間,甜菜收割機必須不間斷工作,極易損壞。一台收割機價格30萬歐元,一旦損壞,至少需要7天維修時間。時值收割旺季,甜菜很可能因此爛在田間,造成損失。
如何防止甜菜收割機損壞、宕機?自走式甜菜收割機生産商德國荷馬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找到了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和中國企業華為,希望解決收割機預測性維修的問題。最終,每台收割機被裝上170個感應器,弗勞恩霍夫協會編寫了軟體程式,華為與德國電信旗下的T—System公司合作,提供網關收集所有感應器數據——每0.25秒收集一次170個感應器數據,上傳至公有雲平臺。維修方遠程做出分析判斷,決定是否採取預防性維修、維修哪一部分。
這是華為慕尼黑解決方案開放實驗室(簡稱慕尼黑開放實驗室)框架下的中德合作創新案例。自去年成立至今,來洽談過的企業有一兩百家,開始著手項目的合作夥伴有約30家,吸引了包括德國思愛普、德國電信、英特爾等在內的多家德國和跨國企業。
華為解決方案歐洲開發中心部長田林一表示,“德國企業有著傳統製造業優勢,中國通信企業在計算機、通信技術上有優勢。雙方可以用自身優勢補充對方的短板。”華為開放實驗室就是要利用自身的通信技術優勢,為客戶的創新想法提供解決方案,為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思路。採訪期間,記者看到好幾撥前來洽談的歐洲客戶,有的諮詢華為智慧城市項目,有的就正在進行的項目進行策劃討論。
德國中小企業眾多,是德國創造就業的主力,但很多中小企業市場還局限在歐洲,他們需要華為這樣在全球都有客戶的夥伴。華為正在將自己在阿拉伯世界、非洲等地的客戶分享給德國夥伴。
故事二: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電網歐州研究院入門處有兩個玻璃立櫃。立櫃裏展示的兩塊黑乎乎、形狀像蜂窩煤球的樣品非常“吸睛”。“這只是個骨架,在縫隙填入相變材料,我們可以讓它們具有各種不同特性。”國家電網歐州研究院院長雷憲章説,“我們已經研製成功運用中溫高溫相變材料,實現綠色低碳電能替代。特別是正在研發的用於光熱發電的700℃高溫相變儲熱材料,可將效率提高10%。”
玻璃櫃裏面看起來不起眼、卻足以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樣品還很多。一個橡膠做的套子,是海上高壓直流電纜的關鍵部件,為研製±500kV直流電纜打下了基礎。一根銅複合材料的金屬涂上石墨烯後,耐磨性提高、燒蝕率下降,除了用作斷路器電觸頭,在其它高精尖領域也有著廣泛前景……
國家電網歐洲研究院是2014年6月于在柏林成立,現已與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英國劍橋大學等50多家歐洲研究機構或高校建立了聯繫或合作關係。雷憲章説,“一帶一路”倡議為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合作提供了新機遇,德方和歐洲其它研究機構對與中國開展創新合作充滿興趣。國家電網歐洲研究院當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新能源發展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同歐洲合作夥伴開展聯合攻關,為中國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雷憲章説,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是輸電技術領域的最高端前沿技術。近期,國家電網公司成功中標英國設得蘭 (Shetland)柔性直流輸電工程項目,實現突破。
德國VHPready工業聯盟首席執行官卡斯騰·溫格表示,德國的研究機構通過長年的項目經營在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經驗是建立國際技術標準和商業模式的重要基礎。通過與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可以開發出既能適應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又能應對全球挑戰的方法和模式。
故事三:在第三方市場合作中發掘更多機遇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城市,一個極度缺水的地方。城市供水系統不健全,1/4人口用不上自來水;管道年久失修,又讓1/4的城市用水白白浪費。整治卡拉奇市KB支線上游引水渠,是當前能幫助解決卡拉奇民眾飲水問題的唯一工程。然而,由於資金嚴重匱乏,當地政府遲遲無法啟動這一民生項目。
巴基斯坦業主找到了德國新技術環保有限公司,希望對方提供技術,同時表達了對資金的渴求。德國新技術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原表示,儘管在德國政府支持下,他們幫助巴方完成了一些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但考慮到種種限制,僅憑德方一方無法為對方提供龐大的資金擔保。德方這時想到了中國。“在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上,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合作非常密切。對該項目提供資金擔保符合各方利益。”最終,德國新技術環保有限公司與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就此工程達成合作意向。中德聯合為巴方提供了總額為4億美元的長期貸款。這一項目不僅讓中德合作為第三方市場解決了民生問題,本身的投資回收期也很短。
隨著“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亞投行等機制投入運作,越來越多的中德企業在務實合作的基礎上,努力尋求第三方市場合作機遇。日前,三峽集團與德國福伊特集團簽署了關於巴西聖保羅州巴拉那河流域伊利亞電站和朱比亞電站機組改造項目的協議。此外,在應對阿富汗等地區熱點問題、促進非洲地區發展等方面,雙方的合作思路不斷對接。寶馬基金會主席、前德國駐中國大使施明賢表示,如何幫助非洲地區發展是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一大議題。近年來,大量非洲難民涌入歐洲。只有讓非洲地區穩定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地區的難民問題。“共同建設開發非洲地區,不僅可以推動中德關係進一步發展,更有可能為中歐關係帶來新的機遇。”
(本報柏林7月3日電 記者 馬小寧 管克江 馮雪珺 黃髮紅)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