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陸“雲端生活”台灣大學生成智慧應用“粉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u=3670463308,1289284070&fm=26&gp=0

 

拉著行李箱、跨越海峽……一個月前,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的大四學生蔣以琳來到浙江寧波實習。如今,她的手機裏多了“美團”“餓了麼”等各式APP。“我現在就怕手機沒電”,蔣以琳笑道。

 

暑期,不少台灣大學生來到大陸實習,除了感受大陸職場的快節奏,“一網打盡”的移動互聯生活,也讓他們很快成為各式智慧應用的“忠實粉絲”。

 

來自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的梁懿婷表示,在大陸實習期間,自己已融入到這種“雲端”生活之中。“一開始還蠻新奇的,比如到了吃飯時間,同事們紛紛打開手機軟體下單。過不多久,就‘坐等’外賣送到跟前了。”

 

蔣以琳則坦言,和大陸同事的一次小小聚餐,“刷新”了她原先的生活方式。

 

她表示,在大陸的餐館吃飯,可以先掃描二維碼,了解實時排隊情況,若時間還多,可以在商場到處逛逛。點餐時,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獲得電子菜單,不用麻煩服務員。“感覺好神奇,非常有效率!”

 

除了“無幣化”的移動生活,無處不在的“智慧應用”也讓台灣學生大呼“超先進”。

 

蔣以琳告訴記者,在實習期間,她發現大陸正流行一種APP打卡方式:在公司三百米範圍內,“上班族”只要打開軟體,手機就會自動定位、成功打卡,“實在太方便!”

 

來自台南藝術大學的黃櫛欣在寧波市北侖區圖書館實習,圖書館的“互聯網+”模式讓她忍不住“點讚”。“比如,讀者只要在館內的電子書借閱機上掃描圖書封面二維碼,就能把書下載到手機裏,免費閱讀電子書。”

 

此外,共享單車、共享雨傘……這些在大陸街頭隨處可見的設施,讓不少台灣大學生感嘆,每一個角落都能“嗅”到互聯網的氣息。

 

“大陸的互聯網元素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台北大學大三學生李之雲表示,希望台灣青年能夠多到大陸感受“智慧城市”的發展,積極開放地融入到互聯網浪潮之中。(李佳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