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探測器發現第四次引力波 信號源定位更精確

歐美探測器同時發現第四次引力波

“雙劍合璧”將信號源定位精確度提高10倍

 

科學家第四次捕捉到引力波。美國和歐洲兩個引力波項目組27日在意大利都靈召開新聞發佈會稱,兩個項目組的3台干涉儀首次共同探測到了“時空漣漪”,不僅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還更準確地定位了産生引力波的黑洞位置。

 

歐美探測器發現第四次引力波 信號源定位更精確

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外景圖片來源:Virgo官網

 

發佈會稱,2017年8月14日,鐳射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台干涉儀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台干涉儀,從三個地點幾乎同時(先後相差僅幾毫秒)捕獲到了最新引力波事件,編號為GW170814。

 

第四次引力波由距地球18億光年的兩個超大黑洞合併産生,品質分別為太陽品質的31倍和25倍,合併後的黑洞品質約為太陽品質的53倍,剩餘約3個太陽的品質轉變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2015年9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1月先後3次探測到的引力波,都由LIGO單獨完成。新加入的Virgo探測器位於意大利比薩,項目組由20個歐洲研究團隊的280多名物理學家和工程師組成。2017年8月1日,升級後僅兩周,Virgo就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事件。

 

引入第三台干涉儀,從三個觀測站更精確地定位了引力波信號來源的位置,對引力波探測意義重大。

 

之前三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將黑洞的位置限定在相當於3000個月球大小的太空範圍內,而現在可縮小到只有300個月球大小的區域,精確度提高了10倍。

 

LIGO發言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大衛·舒梅克表示:“觀測範圍更加明確後,地面光學和無線電天文望遠鏡可在第一時間準確對準信號來源進行觀測,以確認是否存在其他星體合併産生的引力波。此次合作讓引力波探測再向前跨越一大步。”

 

但這只是開始,技術升級將使LIGO探測器更加靈敏,在定於2018年秋季開展的下一次觀測中,舒梅克説,“我們預計每週甚至更頻繁地獲得這樣的探測結果”。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弗朗斯·科爾多瓦在一份聲明中説,相隔萬里的探測器首次共同探測到引力波,對旨在破解宇宙奧秘的國際科學探索來説,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里程碑”。(科技日報 記者聶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