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衝擊中國新歌聲 臺媒:民粹毀掉台灣軟實力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9-30 10:50:34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日前,在台灣大學舉辦的“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活動因學生和“獨”派團體衝入會場鳴喇叭、撒冥紙鬧場而被迫喊停。一場好好的兩岸音樂盛宴,在政治勢力的粗暴干擾下夭折。台灣《中國時報》就此發表題為《民粹搞破壞 自毀台灣軟實力》的署名評論文章,指出這不僅是民粹的極端表現,更凸顯部分台灣民眾面對兩岸交流時嚴重缺乏自信,自己毀掉台灣原本佔據優勢的軟實力。文章摘編如下:
雖然陸委會在事後表達支持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的態度,表示臺大校園和學生之間的問題應由學校與學生好好溝通、理性解決。但在臺大現場抗議過程中,明顯出現政治勢力的介入和無限上綱。現場出現“獨”派團體衝上舞臺,高舉“台獨”旗幟,高喊“統戰無所不在”之類的政治口號,將這場音樂交流活動塗抹上“統戰”色彩。
原本單純的音樂演唱會,被別有用心的媒體、“台獨”團體給破壞,不少趕赴現場想聽歌的歌迷只能無奈離開。兩岸年輕歌手也失去珍貴的表演舞臺。
這事件至少給台灣社會和兩岸關係兩大啟示。首先,什麼年代了還有人繼續扣“統戰”帽子,扭曲、醜化兩岸交流,只為遂行特定政治目的。台灣年輕人真有這麼容易“被統戰”?“獨”派團體對我們的下一代竟毫無信心,認為大陸在台灣舉辦這樣的活動就能讓台灣人産生更多“中國認同”?
這些民粹搞破壞的團體真正目的只想阻撓兩岸正常的民間交流活動,就像有學者説的,這些人口中的“統戰無所不在”,其實是“兩岸交流遭政治干擾無所不在”。如果在校園開唱就是“統戰”,未免太低估台灣人的政治智商和格局。
其次,流行音樂和文化娛樂本來就是台灣的強項,是台灣軟實力延伸到大陸的最佳證明。從早期鄧麗君風靡大陸社會,到現在大陸許多歌唱選秀節目都能看到相當比例的台灣評審、歌星的身影,足見台灣音樂對大陸的影響力。這是台灣的榮耀,也是台灣在大陸最能展現驕傲的一面。
既然台灣在華人地區的流行音樂具有一定優勢,為何台灣人自己要搞破壞,放任民粹惡意撕裂兩岸情感,同時毀掉展現強大軟實力的機會和舞臺?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