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高研究機構報告:台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0-09 10:33:06 | 來源: 新華社 |
台灣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5日在台北發表研究報告《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薪資增長,是21世紀以來台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建議》指出,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創新正在改變既有産業規則,需要嶄新的思維與創新的做法,並有當局的強力政策扶持,才能維持産業競爭力,以期促進台灣經濟未來長期的增長。
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歷時一年多,從台灣現有産業的附加價值、全球競爭力、産業安全與就業創造、官方組織效能、人才延攬,以及新興産業等面向深入探討,完成這份政策建言。
《建議》指出,當前台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經濟增長率減速過快,近10年平均增長率已降至3.82%;名義居民所得也相對較低,薪資年增長率驟降只剩下1%,讓800萬勞工對經濟增長完全無感。
臺“中研院”院士、經濟學家王平在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經濟面臨法規僵化、環保評估難過關和兩岸關係不穩等三大問題。他擔心,未來十年台灣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他指出,台灣法規限制太多,導致産業與投資難以彈性發展。同時,環評難過關,企業設廠困難。此外,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保守、缺乏彈性,既阻止台灣高科技企業赴大陸設廠,也防範大陸企業入臺,無視經濟規律。
研究發現,台灣現有産業中,半導體産業總産值全球第二,對台灣經濟貢獻極大,然而台灣IC設計、製造、封測多為中小企業。如果企業間能結盟合作,並通過當局積極推動産業政策,將帶動半導體産業向上發展。台灣的面板産業面臨新技術投資緩慢等問題,隨著大陸産能崛起,面板業戰局將日趨白熱化。
王平強調,台灣不要整天擔心大陸競爭,而要將重點放在自身技術進步上,加強研發,“水漲船高”,先人一步自然不擔心被追上。
《建議》提出,島內要檢討強化高等教育、建構吸引人才的機制和環境、強化産業軟實力、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建立合理的環評制度等。新華社台北10月5日電(記者陳君劉剛)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