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解嚴30年 台灣變得更好了嗎

30年前的7月15日,蔣經國頒布“台灣地區解嚴令”,號稱世界最長的“戒嚴令”正式走入歷史,同時也正式解除黨禁、報禁,台灣開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30年過去了,台灣這座美麗的寶島,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創造經濟奇跡引以為傲的“台灣經驗”,自喻為亞洲的民主燈塔。如今,已從過去的“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拼經濟”,變成了現在的“拼政治”。民主後的台灣,歷經多次“修憲”,兩年一小選四年一大選,到現在藍綠政黨間的惡鬥不斷,族群社會階層間撕裂惡鬥不斷,最終都淪為了選舉政治的口好工具。經濟上,台灣民眾實質平均月薪46422元新台幣,倒退至16年前(2000年)的水準,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少子化、丁客族、老齡化等問題,這都是解嚴30年後的台灣現狀。時過境遷30年,現在的台灣真的變得更好了嗎?

 

事實上,觀察今日之台灣社會,比起30年前民風更為開放,社會氛圍變得更加自由與多元,隨著報紙媒體網絡時代的到來,各種言論更是百花齊放蓬勃快速的在台灣發展。這些都被台灣引以為傲,但在其之下,“媒體治臺”的亂象也層出不窮,政論節目的激情演出配合藍綠政黨的收視導向,“自由的台灣”也因“政治+媒體”結合的多元亂象,造就出一個“撕裂的台灣”、“藍綠的台灣”。

 

解嚴後的台灣,國民黨不再一黨專政,台灣步入政黨政治,伴隨著台灣本土化相輔相成的出現,過去的大中華、大中國的法統歷史文化集體記憶一個一個被解構,“去中國化”的教育歷經了1.5代人的學習時代,“天然獨”逐步被構建完成。解嚴30年後的台灣,在身份認同上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這樣對台灣好嗎?這樣對兩岸好嗎?現今台灣的發展能離得開大陸嗎?這一切的民主化和本土化太過突然,同時也造就了現今多元下台灣史觀的錯亂,部分政治人物和民眾寧可承認日據時代50年被殖民的歷史,而不願承認自己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這個事實。

 

解嚴30年後,台灣小確幸的日子依舊前行,絕大多數民眾正常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但經濟停滯不前、人才外流的台灣仍舊沒有危機感,台灣的所謂民主也逐步有了民粹化的跡象。解嚴30年後,台灣真的變了,是變好了嗎?還是變差了呢?這樣的解讀最終都有待台灣民眾自己來檢驗,因為民眾心中會有一把尺。(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