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德國製造”一直被視作品質過硬的代名詞,“中國製造”卻一度因山寨貨被扣上低劣的帽子。然而,德國權威品質管理機構德國品質協會(DGQ)和德國市場研究機構“Innofact”9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情況已今非昔比。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VS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德國《品質管理雜誌》網站10日報道稱,這項調查顯示,八成德國人認為“中國製造”是“德國製造”的對手。54%的受訪者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者正加大步伐,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

 

“中國製造”哪些領域做得比較好?受訪者認為,最突出的是“數字化和信息技術領域”。64%的人認為,中國在這一領域已超越德國。其次是電動車領域。至於“德國製造”哪些領域比“中國製造”更出色,受訪者選出三個方面:一是德企在研發方面投入更多,成果更好;二是機械和設備製造仍是“德國製造”的招牌行業;三是基礎設施方面。不過他們認為,在這些領域,中國正在縮小與德國的差距。

 

該調查報告稱,“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未來都具有更大發展潛力,尤其是中國。約3/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的品質20年後會更好,只有22%的人認為不會變。對於全球品質典範“德國製造”,51%的受訪者認為20年後品質仍會不斷優化,41%的人則認為會“原地不動”。此外,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隨著“中國製造”的進步,“德國製造”也可在壓力下迸發出更大潛能。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品質管理雜誌》網站評論稱,“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形象未來將越來越接近,其背景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這為“中國製造”指明瞭方向。德國品質協會負責人皮恩克斯説,毫無疑問,到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將給德國帶來挑戰。

 

從深海到太空!

 

數字告訴你,中國製造有多強!

 

水下1266米——“藍鯨1號”完成了我國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開採。這個我國研製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鑽井深度超過15000米。

 

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動“智慧漁場” 、第六代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2”、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讓中國從海洋大國變為海洋強國。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海拔10米

 

地面上,高鐵正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高速運行,五年來,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鐵軌道上、城際鐵路、地鐵和輕軌上,奔馳著中國造的各種機車。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海拔100米

 

這是正在建設之中的空中能源走廊。它能把電力資源,傳輸到3000公里以外,這五年,中國投運的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1.94萬公里,讓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成為可能。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五年來,中國製造,

 

創下了多個世界紀錄:

 

高速公路里程13.1萬公里,世界第一

 

城市軌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

 

光纜線路3041萬公里,世界第一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2016年,中國裝備製造業産值更是突破24萬億元,佔全球的比重超過1/3,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海拔:12100米

 

而在更高的空中,中國製造正在開啟未來。這是國産大飛機C919的最大飛行高度。如今,中國製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大型運輸機運20、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殲20,在藍天上組成了中國製造的航空編隊。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高度:200-36000公里

 

再向上看,在這看上去深不可測的太空中,170多顆中國製造的航天器閃耀其中,將中國帶入航天大國的行列。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從萬米海底,到深邃太空,五年中,中國製造正在實現向中國創造的跨越,展現出的實力世界矚目。

 

德國: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已經超越我們

 

為中國製造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