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鋪裝路面 年底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0-15 15:43:29 | 來源: 廣州日報 |
預計11月全部完成 年底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大橋建設者在海底進行路面鋪裝。
10月13日,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瀝青路面攤鋪正式展開。這是整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段路面鋪裝環節,也是大橋主體工程最後一段路面開始鋪裝,預計11月全部完成路面鋪裝進入聯調聯試,年底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里,目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外海沉管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40米以下,高溫、高濕以及不暢的通風環境、特有的施工條件,都給路面鋪裝帶來很大挑戰。為保證路面瀝青施工有序進行,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工程人員組織召開專家會研究討論技術細節,制定了科學細緻嚴謹的施工方案,提前儲備了足量優質的原材料,並通過非通航孔橋典型施工,不斷改進優化施工工藝。
按照施工部署,海底沉管隧道路面瀝青鋪裝工作起于北側行車道E14管節,由Ⅲ工區一分區負責具體施工。由於瀝青鋪裝必須在高溫下才能完成,但隧道內相對封閉的條件會造成氣溫升高,施工人員職業健康難以保障。為此,中交島隧建設者創新採用溫拌技術,施工過程中不會産生大量煙霧,瀝青溫度比普通露天施工降低了幾十攝氏度,有效提升工作環境的舒適度。沉管隧道單側行車道瀝青作業面寬12.5米,島隧項目採用了全幅式瀝青攤鋪機,可動態變換鋪裝寬度,最大攤鋪寬度可達20米,瀝青鋪裝效率較傳統工藝提高了3~4倍,同時也更加有效地保證了路面攤鋪的均勻度。
瀝青路面鋪裝是島隧工程建設的最後一道關鍵工序,施工範圍包括了沉管隧道管內主線道路、東西人工島環島道路及非通航孔橋等部分,鋪裝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
根據施工安排,整個島隧工程瀝青鋪裝工作預計11月底完成,可以為後續機電安裝、交通工程、綠化施工創造有利條件,聯調聯試工作也將隨之有序展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林彥臣、王小帥攝影報道)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