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之友”沙龍舉辦 臺青年為臺生分享職場經驗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0-17 16:09:1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低頭做事 更要抬頭看路
——“臺青之友”沙龍為臺生分享職場經驗
“大陸的發展變化很快,新形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希望大家不論是在校期間還是進入職場後除了認真低頭做事,更要抬頭看路。”國美控股集團培訓發展中心的台灣籍培訓主管陳鬱宏的一番話,贏得了台下的陣陣掌聲。
10月14日,以“職場規劃分享”為主題的民革中央第十次“臺青之友”沙龍在北京舉辦,多位“登陸”臺青向在校台灣學生尤其有意在大陸就業者介紹經驗、提供方向。
分享心得讓“後輩”少走彎路
陳鬱宏早年畢業于台灣成功大學,在大陸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已有多年,“我希望分享我的經驗,給在校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有更多參考,希望他們少走彎路”。
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鄭博宇介紹,當初因喜歡古都文化而選擇來北京工作,但初來乍到的體驗與想像中不太相同,一時很難適應。究其原因,鄭博宇認為,前期的資訊不對稱導致臺青“登陸”後無法習慣新環境。“所以希望在此分享心得,讓大家了解更多大陸就業、創業的情況。”
除了已進入職場的台灣青年代表,來自大陸的中外企業人力資源協會委員姚亞蘇專門為現場臺青做了一場職場規劃的輔導。“找工作一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知道心儀企業和崗位的情況;‘知己’,則是了解自己的目標和能力。”同時她還指出,學生在校期間最好要利用寒暑假做一些實習,了解職場對用人的需求。
拓寬渠道讓信息更暢通
“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台灣青年最大化地發揮自身特點。”中華青年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北京華燦工場合夥人兼總經理李偉國認為,兩岸之間應建立“雙向”交流平臺,不僅要幫助臺青登陸創業,也要讓大陸的創業者、企業家到台灣介紹行業前沿內容和發展經驗。
台灣學生拉那·卡巴表示,對“臺青之友”沙龍分享的職場規劃經驗很受用,前輩講述的個人感悟也讓自己有所思考。未來希望類似的活動和實習、求職的機會能夠更多。
為了方便臺青在大陸的實習、就業、創業,民革中央于2016年11月成立“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該聯盟近一年來已打造3個平臺,即信息平臺,設有專為臺青聯繫世界五百強企業實習、就業的辦公室;經濟平臺,在金融服務、現代農業、文化産業、教育培訓、智慧硬體和生物健康六大方面搭建兩岸合作渠道;文化平臺,通過組織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群體相互認識、了解。
讓臺青更有“主人翁意識”
“臺青之友”沙龍于2014年由民革中央創辦,目前已舉辦10次,參與人士累計300多名,每次都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臺籍學生及部分已工作的臺籍青年才俊參與。
沙龍先後就“兩岸青年情感溝通”“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生生活狀況”“兩岸青年文創産業合作”“兩岸社會融合的途徑與方式”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形式靈活多樣,為臺生們答疑解惑。
“目前,我們也在探索將這一沙龍建設成民革涉臺參政議政的平臺,直接吸納台灣青年的真知灼見。有部分議題甚至會請他們直接參與起草提案,使台灣青年以更強主人翁意識為大陸發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言獻策。”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接受採訪時表示。本報記者 柴逸扉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