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熱議新時代新使命: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0-22 10:23:26 | 來源: 人民日報 |
10月21日,一部時長3分鐘的微視頻《中國進入新時代》在網上迅速走紅,上線12小時,全網點擊量就突破1個億。
視頻中,7位普通人用最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自己對中國夢的理解。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宣示:“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許多代表談道,總書記的這個概括太好了!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而奮鬥就是我們黨神聖的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吹響了向新目標奮進的嘹亮號角。
這個新時代意味著什麼?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怎樣擔當新的歷史使命?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了深刻闡述。連日來,廣大代表圍繞新時代和新使命進行熱烈討論,一致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昂首邁進新時代,奮力擔當新使命。
中國的新時代 世界的新機遇
十九大報告一面世,“新時代”就成為會內外熱議的關鍵詞。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代表們認為,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實事求是、實至名歸。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澤峰代表説:“十九大報告36次提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立足改革開放近40年曆程、立足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作出的科學判斷,對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好政策給基層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就是我能感受到的新時代。”貴州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代表説。這是她連續第三次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10月19日上午,習近平同志參加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余留芬作了發言。“總書記給我們帶來了致富和小康的希望,他對農村、對基層的深情厚愛,對老百姓的牽掛關愛,讓我們深受鼓舞。”
新時代這看似尋常的3個字,對於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來説,對於奔向民族復興的13億多中國人民來説,這個重大判斷極具歷史穿透力。就連西方的政治學者也坦言,新時代的提法“不僅符合實際情況,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在很長時間裏,有不少人認為,只有西方道路才能使國家走向現代化。但是,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還要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説起新時代,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代表十分振奮,“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具有世界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報告作出了這樣的重大政治判斷。這也是時隔36年我們黨再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委書記趙文泉代表説,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如今,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8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準。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自然會轉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必將正確指引未來發展方向。”安徽淮北市委書記黃曉武代表説,“我們將進一步增進群眾福祉,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紮實做好教育、醫療、文化和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
使命呼喚擔當 夢想照亮未來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系統回顧了我們黨近100年的奮鬥史,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一個“義無反顧”,道出了我們黨與生俱來的執著堅定與使命擔當!
“黨的歷史上,無論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遼寧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易煉紅代表説,正是在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芝麻官雖小,責任不小;村書記不大,關係千家。我是一名村書記,我會永遠把腳泡在泥水裏,用我的畢生追求,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柘汪鎮黨委副書記、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代表如此理解新使命。20年前,鐘佰均擔任村支部書記,靠加工廢舊漁網製造尼龍顆粒,闖出一條發家致富的新路,也把全村農民變成創業主力軍。
正是一代代共産黨人不忘初心,接續奮鬥,才有了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四川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代表感觸良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強力反腐肅貪,突出明規立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猛藥去疴,刮骨療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正激勵、正能量、正效應。”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必須把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作為實現偉大夢想總目標的戰略支撐。”河北邢臺市委書記王會勇代表認為,十九大報告關於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論述,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歷史使命,告訴我們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目標前進。
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使命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所言:“中共不僅僅是一個執政黨,更是一個使命黨。”
“把使命放在心裏,把責任扛在肩頭。”福建平潭城投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葉志勇代表説,“作為平潭生態環境的建設者、呵護者,我將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擼起袖子加油幹,為把平潭打造成一座鳥語花香的城市和兩岸同胞嚮往的國際旅遊島貢獻力量。”
“作為農民工代表參加十九大,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雲南紡織集團紡織事業部副經理、直屬工會主席蔣秋香代表説,“對於我們一線工作者來説,新時代的新使命就是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回去以後,我會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帶給身邊更多的工友,讓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新使命要有新作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一表述,顯示了我們黨在戰略上的清醒,在廣大代表中引發強烈共鳴。
“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不懈推進區域協作、脫貧攻堅、民生補短板,努力解決結構不優、創新不足、動力不強等問題,縮小區域、城鄉、群體之間的差距,讓寧德發展更有品質效益,讓閩東老區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福建寧德市委書記隋軍代表説。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解決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是題中應有之義。”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院長杜建錄代表説,“要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先富幫後富,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就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實踐,讓東部發達的省份幫助西部相對落後省份加快發展,共同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為現實。”
近幾年,甘肅隴南市通過發展電商,盤活了農村優勢資源,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代表説,“西部地區有著豐富資源,不能抱著金飯碗要飯吃。我們將深刻把握自身實際,挖掘發展潛能,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對我們來説,要把加快發展、實現更好發展作為最大的任務,以不進則退、慢也是退的緊迫感,對標一流、爭先進位,在同步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雲南省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代表説。
縣市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市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江蘇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代表説:“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全面小康也是幹出來的,民族復興更是幹出來的。要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當好‘一線總指揮’。”
遼寧海城市共承擔了14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是目前全國承擔農村改革試點最多的地區。“作為改革試驗區,我們堅持大膽試、大膽闖、不墨守成規,力爭拿出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海城市委書記孫巨先代表説,改革“組合拳”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動力,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開始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夢想,人民群眾的出行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濟南鐵路局黨委書記陸海霞代表介紹,“十三五”期間,濟南鐵路局規劃了11條鐵路,全省17地市將全部通高鐵。在山東,旅客乘坐火車出行的比重由12.9%升至21.7%。
“帶領村民實現全面小康、振興鄉村,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作為保障。”河北寧晉縣賈家口鎮黃兒營西村黨委書記寧小五代表説,“我們將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下大氣力發展優勢産業、現代農業、鄉村文化旅遊,打造良好生態環境,努力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綜合人民日報記者汪曉東、張煒、曹樹林、張爍、李昌禹、任姍姍、王明峰、禹麗敏報道)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