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 西方須起負環保責任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0-22 14:52:58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資料圖片:汕頭海關和陸豐公安、邊防、打私、工商等部門在碣石鎮搗毀一個走私進口舊服裝儲存窩點(2017年3月3日攝)。新華社發
英媒稱,三個月前,中國政府決定禁止進口24種廢料,以打擊“洋垃圾”的問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0日報道,此前,中國的廢料回收公司每年都從其他國家進口上百萬公噸的廢物,作循環再造之用。國際再生局估計,中國去年從歐洲、日本和美國進口了730萬公噸廢料膠和2700萬噸廢紙。
美國廢料回收業協會主席威納透露,當地有約15.5萬名工人從事直接與將廢料出口到中國有關的工作,平均工資7.6萬美元,向美國各級政府繳納超過30億美元稅款。
他指,如果中國真的要禁止入口這些“洋垃圾”,將對回收業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報道稱,在中國眼中,禁止進口洋垃圾的原因很簡單:環境污染。中國向世貿提交的文件直指,進口的廢料中有大量“骯髒、甚至有害的廢物”混在可用作原材料的固體廢物中,嚴重污染中國的環境。
英國回收商RPC外務主席巴克斯特指,處理這些廢物最便宜的方法,過去都是把它們都放進集裝箱裏去,運到工人薪金比較便宜的地方以人手處理。
報道稱,隨著中國最遲在2018年落實禁令,英國的回收業已經去信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要求當局協助他們處理將會出現的垃圾堆積問題。
伯德是英國一個地方政府回收業顧問委員會的主席,他認為即使中國不再從外地進口廢料,英國還是可以將廢料出口到其他地方,如印度等亞洲地區。但售價還是會有一點變動,這對地方政府來説始終是一個危機。
報道稱,在中國改革進口“洋垃圾”的政策後,回收業需要投放更多資金應對全球廢棄物過剩的問題。
對於英國一個地方政府回收業顧問委員會伯德來説,解決長期廢物問題的責任必須遍及全球的産品供應鏈,特別是製造商。
他説,一個特別的變化可能會産生巨大的影響:擴大生産者的責任。
“這意味著生産者必須付出代價,才能確保他們正在製造的産品可以以有效和環保的成本效益方式處理。”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