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專訪:走訪大陸後為台灣社會感到憂心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率團訪問大陸,返臺後接受專訪表示,此行感受到大陸從官方到民間上下都表現得非常自信,充滿朝氣、工作很有效率、企圖心很大、鬥志昂然,讓她感慨,也想到她年輕的時候,再反思現在台灣社會,覺得很憂心。

 

談及現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對臺商在大陸的經營有什麼影響,洪秀柱則表示,基本上,只要一切依法就好辦。臺商在大陸二三十年有其生存之道,他們也深切感受到大陸在進步,法令在改變,不能像早期人治,現在要走向法治的社會。國民黨設有大陸事務部,黨部最近説要強化拓展臺商服務中心,會儘量服務台商。

 

以下是問答實錄:

 

問:中共十九大落幕後,您是第一位率團前往大陸參訪的中國國民黨高層,並與新任的國臺辦常務副主任劉結一有會晤,怎麼看十九大後兩岸關係的發展?

 

洪秀柱答:其實這次到大陸去應該説是看不少,行程也滿充實的,像和劉結一會談倒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他外交官出身,言詞非常謹慎,分寸拿捏得非常清楚,當然也是希望兩岸未來的交流,能做得更為融洽、頻繁。返臺時記者問我整體感覺,我是覺得大陸真的是從官方到民間上下都表現得非常自信,而且充滿朝氣、工作很有效率、企圖心很大、鬥志昂然,整個社會呈現一種氣氛,其實我也滿感慨的。

 

我想到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社會、經濟方面比較差,但那時候也是上下一致,那種明天會更好的想法,讓大家非常努力,年輕人也不會像現在覺得沒有目標。大家都覺得要有目標,再反思到現在整個社會狀況,再跟他們比,其實我是滿憂心的。

 

還有就是,大陸各層級官員都非常年輕,可以看出非常有系統在培養接班人,不同層級的人都有一定的培養步驟。這也讓我們想到當年我們在執政時,國民黨執政比較長的時間,其實我們培養人才也是,不過現在因為選舉關係,大家都短視近利,對人才的培養,管道和計劃沒有非常完整。

 

這次我們到上海看了青年文創園區,有很多台灣年輕人,我跟他們座談,聽他們談到大陸的發展和感想。他們覺得找到自己發揮的舞臺,也讓我們在想,是不是台灣社會提供給年輕人的平臺機會不夠,還有市場太小,他們到大陸就覺得獲得開闊的視野,很廣闊的讓他們可以去好好的發展。我也有很多想法和反思,並不是説大陸都很好,也不是説我們都一無是處。

 

在上海青年文創園區看到台灣青年的創意很受到大陸的歡迎,這點還是我們的強項,我們不能把台灣的優勢耗損,我們擔憂的是這個。青年的創意還是我們的優勢,大家不要害怕。但磁吸效應把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人才都往那邊吸。

 

同樣的反過來想,我們台灣自己吸引人才的政策在哪?怎麼樣留住我們的人才在各行各業,怎麼樣讓我們的人才在我們的環境中,看到發展希望。當然我們也覺得,兩岸間不可逆的趨勢,未來一定是很緊密的交流。尤其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少去大陸發展,但並不代表説台灣沒有希望,是看你用什麼方式怎麼樣去搭這個舞臺,怎麼樣去搭這個橋梁,不是説全部跑去這邊就空了。

 

當局者要想想,要怎麼又留住人才,又有更開闊的舞臺,這一個視野和發展的機會,其實我們要多思考這個問題。

 

問: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洪主席前一陣子到大陸參訪,也看了一些臺商,就您了解,兩岸僵局對臺商在大陸的經營有什麼影響?

 

洪秀柱答:臺商當然會比較擔心,但臺商在大陸二、三十年有其生存之道,他們也深切感受到大陸在進步,法令在改變,不能像早期人治,現在要走向法治的社會,所以大陸官員都在提醒要依法,不能便宜行事,當然臺商會認為,發生問題好像家裏沒有人可以出來幫忙談,有些會有這樣感受,覺得不方便。

 

基本上,只要一切依法就好辦,臺商本身要守法。早期我去大陸,有臺商要我幫他們講一下,但我説人家在轉型升級,你不能要求人家讓你停滯在那地方,你要升級研發,可能有污染的行業,會有不一樣待遇跟要求,你不能還是維持一樣。

 

台灣也一樣,我們為了環保問題,很多染織業、鞋業都跑到大陸,一開始在沿海再往內陸,再不行就往東南亞去,我認識一個做鞋子的,就因為有研發的設備,所以不斷在升級,行銷到世界各地。一定要跟著法令、時代脈動,企業升級,如果停在原地就會被淘汰,這我們不能怪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