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駐華大使:“中國夢”應該被世界共享

上個月落下帷幕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中國夢”不僅僅是中國的,它屬於所有人,應該被世界共享。

 

以下是訪談的主要內容:

 

新華網: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全球媒體紛紛在突出位置報道中共十九大,報道中國的發展成就,解碼中國的發展經驗,關注中國未來的道路怎麼走。對十九大報告,您最關注什麼?您對本次大會如何評價?

 

魯德:對白俄羅斯乃至全世界而言,中共十九大已成為國際性事件,其影響力遠超中國範疇,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大會進展和結果。白俄羅斯就大會兩次表達自身立場。大會召開之前,我們的總統亞歷山大·格裏戈裏耶維奇·盧卡申科即向習近平主席發去賀電,預祝他在大會上取得成功,祝他成功推動實現中國夢。大會結束之後,盧卡申科總統發去第二封賀電,祝賀大會圓滿落幕,並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十九大展望未來,標誌著新時代的開啟。為此,白俄羅斯共和國決定送出一份禮物,邀請中國兒童免費前往白俄羅斯兒童營度假。白俄羅斯醫療體系在歐洲乃至世界聞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排名,白俄羅斯位列世界第48位。同時,白俄羅斯是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我們將邀請一些患有重病的中國兒童赴白俄羅斯休養。這是白方為紀念歷史性的中共十九大所做的友好表示。

 

十九大報告中一些重要內容和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報告稱中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盧卡申科總統很久之前就曾表示,中國被國際社會所低估。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力量,能夠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可以為推動全球發展擔當更多責任。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次大會開啟了一個新階段。中國更加堅定地融入世界政治和經濟體系,並取得具體成果。

 

其次,報告中提到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一點十分重要。這標誌著中國不再只重視速度和規模,而是更加重視發展品質,重視智慧經濟。

 

再次,報告提到中國的國內治理。中國承認自身存在問題,這需要一定勇氣。不是每個國家都會承認自身存在腐敗、貧困、生態破壞等問題。非常高興看到中國朋友能認識到這些,這不僅讓中國,而且讓世界相信,中國將會積極地解決問題。我們在與中國朋友的交流中看到,五年來反腐敗鬥爭取得成效,紀律得到加強,民眾態度發生轉變。另外,中國人民的收入在不斷提高,平均工資已超過獨聯體國家水準。

 

新華網:您認為,中共十九大為何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魯德:對全球一半以上國家而言,中國是主要的貿易夥伴。中國的政策影響全球,影響所有國家。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因此,當十九大這樣的歷史性會議召開之際,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發生政策變化,是否將頒布措施改善經濟或解決內部問題。

 

過去5年,中國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習近平總書記的連任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將延續同樣穩定、可預見的政策。另外,大會通過了中國至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的長期發展計劃,令人備受鼓舞,相信計劃將順利實現。

 

從長遠來看,中國將在世界舞臺上佔據重要位置。當然,不只是經濟,中國同樣是國際社會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近年來,諸多峰會,如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及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都在中國舉辦。所有發展中國家,包括白俄羅斯在內,都在密切關注中國模式和中國取得的成就。當一些發展的代價或難題出現時,我們也會仔細研究中國的應對方案,作為經驗供本國參考。

 

新華網:中共十九大報告説,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您如何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您對此如何評價?

 

魯德:“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同“絲綢之路”緊密相連,同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相連。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因此在中國被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利益、理念,將由許多國家共享。

 

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個人認為,中國夢不僅僅是中國的。如果只是“中國”夢,那麼就無所謂命運“共同體”,而將只是中國自身的命運。所以,這一夢想屬於所有人,應該被世界共享。

 

中國以一種漸進的、有計劃的方式推進外交政策,就如同中醫,治療過程無需“外科手術”介入。許多國家因而喜愛中醫,並分享中國的價值觀。因此,才有“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魯德:我們不只贊同,而且已在白俄羅斯踐行這一倡議。過去一年,眾多白俄羅斯商品和廠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如今,中國正成為世界最大市場之一。越來越多的白俄羅斯牛奶在中國銷售,白俄羅斯牛肉、家禽等正在等待獲准進入中國市場。因此,這一切不僅是説説而已,也不只是理念,而是現實,是自由貿易。它不僅有利於中國這樣的出口大國,而且有利於白俄羅斯這樣的向中國出口貨物的小國。

 

此外,我們與中國合作建立了“巨石”工業園,這也是習近平主席的想法之一。習近平任中國國家副主席時曾訪問白俄羅斯,提議合作建立工業園。幾年過去,園區仍在建設,基礎設施已經建成。2017年,已有12家公司在園內註冊。我們希望,園區公司的産品能獲准進入中國自由銷售。這將是實現習主席倡議的確切證明。我們用白俄羅斯的實際經驗表明,這些倡議不僅是想法,而且是現實,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務實之策。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説,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您覺得,兩國未來將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惠及兩國人民?

 

魯德:“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關乎貿易,而且是一個更深更廣的理念。

 

首先,這是建立共同價值觀和增進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理念。在這一理念基礎上,我們積極推動2018年白中兩國在旅遊領域的合作,以便更多中國遊客前往白俄羅斯旅行,或在前往歐盟國家和俄羅斯途中逗留白俄羅斯。這是白方在實現這一理念時優先考慮的方向之一。

 

另一方向是利用兩國多年合作優勢。白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合作25年,今年兩國慶祝了建交25週年。在這25年中,兩國之間從未出現任何問題,包括在商業領域。即使有問題,雙方也總是能協商解決。因此,我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可應用到第三方國家,增加白中兩國優勢。例如,在中東歐或其他地區友好國家,利用中國的資金支持,以及白俄羅斯在建築商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共同實施項目。我們正在積極推動第二個方向,希望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取得成果。如今,每個月從中國發往歐洲途經白俄羅斯的火車和集裝箱數量都在增加,而在回程路上,列車會載入白俄羅斯産品,運往中國。“一帶一路”是一條貨物雙向移動的道路,我們對此很滿意。

 

最後我想説,兩國領導人之間熱情、親密、友好的關係是成功的基石。習近平主席再次當選,兩國關係無疑將繼續深化。希望今後兩國關係不僅停留在兩國元首交往層面,也能擴展至成功邀請兒童這個層面。中國兒童會看到,兩國關係的未來將同現在一樣美好。(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