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供給 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
|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7-12-18 09:41:03 | 來源: 央視網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如今,圍繞著加快建設製造強國,中國正在通過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等舉措,全力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晶片雖小,卻是制約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供給側最大的短板之一,而這一尷尬局面隨著這座正在建設的廠房的落成而打破。2018年,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將在這裡實現量産。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從無到有,這不僅是填補空白,打破壟斷,更是提升中國晶片産業整體水準,進而改寫全球晶片産業格局。
晶片又被稱作“工業糧食”,是小到手機、電腦,大到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的核心基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消費國,但是90%依賴進口。一年的進口額超過2500億美元,是進口額最大的産品。
需求巨大,又事關眾多産業安全的短缺産品,不僅僅是晶片一項。高檔數控機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多個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産品,供給能力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大量過剩産能消耗著資金、土地、以及環境資源。
如何破局?2016年開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主攻方向鎖定在了提高供給品質、優化供給結構上。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發力點。

經濟學家張連起:瞄準實體經濟的短板,抓住這個就像圍棋佈局一樣,一子布則滿盤活,這個點對我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對提高供給對需求的適應性具有重要作用。

補上短板,中國製造正在不斷創造著新紀錄。
就在前幾天,浪潮雲伺服器産品市場份額位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成為世界信息領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
京東方建設的國內首條柔性屏生産線實現量産,結束了國外企業在柔性手機屏獨霸全球的局面。
??國産C919大型飛機首飛成功,中國高端製造的行業名單裏,又加入了大飛機這張“新名片”。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國家明確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發展。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委員會委員徐佳賓: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以智慧製造作為一個突破口。工業和信息化的融合,正是這種融合才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